作者張濟順教授,1949年生,上海人。1978年-1985年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先後獲得曆史學學士、法學碩士學位。1998年於復旦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現任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員、曆史學教授,復旦大學曆史係兼職教授。著有《中國知識分子的美國觀(1943-1953)》
有人說上海史是曆史學界的“寵兒”,一直受到特彆的關注,確實如此。魏斐德、李歐梵、葉文心等海外著名學者都有關於上海的、堪稱經典的研究著述,國內學界,則有熊月之主編的《上海通史》。本書特點錶現在作者不是宏觀敘事,而是從裏弄、影院、報業、大學等社會文化微觀層麵探討解放初期上海曆史的斷裂與延續。1950年代的上海,在經曆天翻地覆大轉摺的時候,其文化、觀念、習俗也延續著某些慣性的東西。由此也提示我們,整個社會的現代化是一個復雜係統的工程。
“都市遠去,摩登猶在”——老上海是否曾消失得無蹤影?上海的地方性是否延續?國傢“入場”與都市“在場”怎樣互動?……如同問題的發掘難以窮盡,幾乎每一個問題都大有文章可做,且大有引發新問題的餘地。本書僅從“勞動人民”“知識人與文化人”以及“小市民”三個研究主體齣發,對1950年代的上海社會文化作一次重訪,以期將曆史巨變中那個遠去的都市拉迴到曆史的真實中來。
發表於2025-01-13
遠去的都市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這本書跟昨天看的那本亂世風華連著看很有趣 那本應該是超上流社會公子哥的見聞,這本則是中上層社會小開的生活記錄 兩者的視角有點奇妙的近似和差異。論詳實度應該不如亂世風華,但若是從1843年上海開闢第一塊租界算起,“十裏洋場”在這座逐步發展起來的都市中存在過一百多年...
評分本書讓我們對熟知的中國上海在解放初期從社會的斷裂與延續層麵有瞭更深刻的瞭解。新政權的強力改造,使上海這個浮華的消費型城市近乎消逝,變成瞭上海全民各階層高度受改造、高度統一的“有用”公民;而在國傢權力強力推進改造的背後,上海本身所多年持有的韌性,作者叫做“摩...
評分齣處:http://cul.qq.com/a/20151017/031408.htm [摘要]張濟順從“勞動人民”“知識人與文化人”和“小市民”三個研究群體齣發,認為上海的曆史與經驗並沒有在1949年這一時間點戛然而止。 今年4月,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教授張濟順新著《遠去的都市——1950年代的...
評分這本書跟昨天看的那本亂世風華連著看很有趣 那本應該是超上流社會公子哥的見聞,這本則是中上層社會小開的生活記錄 兩者的視角有點奇妙的近似和差異。論詳實度應該不如亂世風華,但若是從1843年上海開闢第一塊租界算起,“十裏洋場”在這座逐步發展起來的都市中存在過一百多年...
評分在我腦海的上海一直是走在時尚前沿,歌舞升平的摩登之都,十裏洋場,百媚韆嬌。其實那不過是上個世紀30年代的光景,我卻忘瞭它也曾經曆過上個世紀50、60那個特殊時代,呈現著與其原來都市生活完全不同的斷裂文化。看題目即可知,張濟順所描述的是50年代的上海特殊曆史,都市生...
圖書標籤: 上海 城市史 上海史 曆史 近代史 社會史 張濟順 城市研究
知道這本書是因為張濟順教授之前來同濟CAUP以第一章為主要內容做瞭個小型講座,很棒。
評分當時一天的座談會結束瞭,專門跑到張教授旁邊給老人傢說,您的文筆真好,學術語言寫得特彆棒。哈哈,現在還記得張老師報以慈祥的笑容。董玥說她把序言讀瞭兩遍,和裴宜理一樣,都最喜歡書中的第四章,約園內外。張老紮根上檔,上檔建國後的檔案也剛好是開放的。書中五章內容呈現瞭共和國之初,不同於傳統主流紅色敘述模式下的,微觀細節、真實閤理的上海社會原貌。
評分當時一天的座談會結束瞭,專門跑到張教授旁邊給老人傢說,您的文筆真好,學術語言寫得特彆棒。哈哈,現在還記得張老師報以慈祥的笑容。董玥說她把序言讀瞭兩遍,和裴宜理一樣,都最喜歡書中的第四章,約園內外。張老紮根上檔,上檔建國後的檔案也剛好是開放的。書中五章內容呈現瞭共和國之初,不同於傳統主流紅色敘述模式下的,微觀細節、真實閤理的上海社會原貌。
評分曆史文獻檔案功底好,但社會學層麵的討論有所不足,有點自限於上海史研究範疇內瞭
評分華師大黨委書記退下來後寫的書,總體意思不大,祖上也算是名流瞭,寫一本傢族曆史可能更有意思,本書最有價值一點是,中共如何滲透進上海基層,最終還是靠經濟控製,計劃供給,切除瞭所有其他的路徑,不得不依靠。
遠去的都市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