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德国文学家、思想家,因其博学和敏锐而享誉世界,被视为20世纪前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被誉为“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著有《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评歌德的<亲合力>》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等名著,尚留下大量书信。作为众所周知的思想家,其论著丰富的解释力吸引越来越多学者的目光,俨然成为重审现代性与欧洲文化史的关键节点。
发表于2025-04-10
评歌德的《亲合力》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本雅明 歌德 瓦尔特·本雅明 哲学 文学批评 文艺理论 德国 文化研究
本雅明在本书开篇即坦承其所作是批评而非评论,“批评所探寻的是艺术作品的真理内涵”,他试图揭示隐藏于作为实在内涵的歌德作品中的意义之维。在他看来,开启了古典主义潮流,它试图弄清的并不是伦理的和历史的,而是神话的及语文学的问题。它所思索的不是生成中的意念,而是已成形的、蕴含着生命与语言的内涵。这些丰富而复杂的层面,在歌德晚期作品尤为突出。
一种新的美学深意。
评分“只是因为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希望才被给予我们” 是本雅明诠释下的歌德,也是本雅明内在批评方法和弥赛亚救赎主义、非线性历史哲学的一次体现。摆脱神话命运的力量不在于抱有希望的顺从与缄默,而在于不抱希望的抗争,最终的和解与希望或是蕴含在对“爱情”的奋不顾身中,或是蕴含在以死亡为代价的解脱之中。
评分本雅明作品系列第五发
评分神话因素的叙事基础,激情和爱慕的抒情广度,希望的神秘主义的戏剧化光辉顶峰。
评分在最后部分出现了面纱与美的关联讨论。需要注意的是面纱意象。这个在本雅明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实际纠缠着美与真、神话与现实的考虑。本雅明对美的定义最终走向了遮蔽与背后的秘密、面纱与纱下之物的纠缠。继承的既是谢林-浪漫派的思路,同时也与大地世界说产生了共振,从这个角度来说,本雅明的批评是现象学式的,也是力图透视莫比乌斯带背后的一种直观。
评歌德的《亲合力》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