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逢彬,语言文字学研究者,湖南长沙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开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他是国学大师杨树达的嫡孙,文史名家杨伯峻的堂侄。
发表于2025-04-10
论语新注新译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林沄写于1995年的《我的学术道路》:在跟于老学习的三年中,以及后来回到吉林大学当于老的助手的好多年中,于老每写一篇新的古文字考释文章,几乎都要让我先看,讨论一番,反复修改。后来出版他的《甲骨文字释林》,是我清写全书的。在长期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我深感古文字释读...
评分杨伯峻《论语词典》:鲜(6次)不多,少:而好犯上者鲜矣。(《论语译注》310页) 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3页:鲜:少。《论语》中的六处鲜都是这种意思。 (1)《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评分杨伯峻《论语词典》:鲜(6次)不多,少:而好犯上者鲜矣。(《论语译注》310页) 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3页:鲜:少。《论语》中的六处鲜都是这种意思。 (1)《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评分看前面导言、后面附录和封面、封底,给我的感觉,“审句例”这种研究方法,只有杨家远绍高邮二王,其他学人都没太发扬。其实作者在导言部分也提到了,蒋绍愚先生也是采用相似的方法研究《论语》。但我还是读出了这种感觉,“古有二王,今有杨氏四代传承,堪称一段学术佳话”。...
评分杨伯峻《论语词典》:鲜(6次)不多,少:而好犯上者鲜矣。(《论语译注》310页) 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3页:鲜:少。《论语》中的六处鲜都是这种意思。 (1)《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图书标签: 论语 国学 杨逢彬 经学 语言学 經學 训诂 经典
本書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 運用現代語言學方法考釋先秦漢語疑難詞句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之階段性成果。
先秦古籍中 存在許多古今聚訟紛紜見仁見智 的疑難詞句,«論語»在這一點上尤其突出。 由 於該書自 古以來至高無上的地位, 宋代以來更居於«四書»之首,可謂注者蜂起,注本盈篋,僅程樹德«論語集釋» 所引書目 即達六百八十種。許多詞句,有著多種解讀, 仁智互見, 聚訟紛紜, 讀者病之。因此,寫作本書的主要目的,是對«論語»中古今見仁見智的疑難詞句作出 正確的解讀, 以期給廣大讀者提供一個在注釋方面較以往各注本更爲準確的譯注本。 如何能作出較爲正確的解讀? 君不見,各注家不都説自己注得最好麼? 爲解決這一困惑,我們採取也許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辦法, 即,用清代高郵王氏父子釋讀古書疑難詞句的方法( 大致相當於楊樹達先生之“ 審句例” 、王力先生所説要注重語言的社會性的方法) 來解決«論語»中的這類問題。
看完考据部分。决定以后优先从本书解。
评分1月打卡。与钱穆的《论语新解》搭配着看,一者重在释意,一者重在阐理,各有发挥,两相比较,更便理解。今人读古人文字,于疑难之处,最易臆测,理有所通,即欣然自喜,全然不顾及古今之别。杨氏此书,有意纠正此弊。取法高邮王氏父子及其祖杨树达先生,从语言学入手,征引大量书证,特别是与被证词句同一结构同一句式的书证,综合归纳,得其结论,每每让人信服。每则下的考证是其亮点。抽时机当再读。
评分推荐《论语》该推荐这本了。
评分名实不副,运用句法语例是正确的,但很多问题单独从句法会出很大笑话,整体对论语要旨进行总结和分析也是重要的,两者缺一不可,此书过多强调了句法,而且注释时不时贩卖私货无甚必要,附录多余可删,但毕竟解决了一些问题,给3.5星
评分用语言学方法和数据库分析考证《论语》中的疑难词句,注重书证,远绍旁搜,大都信而有征,犁然当于人心,且使人得方法论之启示,不失为近年所读难得之学术佳作也。倘能剪去浮词,独存精彩,统一体例,不枝不蔓,则更上层楼矣。十七年十一月廿六日筱堂记。
论语新注新译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