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斯东•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1884—1962),法国20世纪重要的科学哲学家、文学评论家、诗人,被认为是法国新科学认识论的奠基人。他的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法国众多哲学家,而其认识论也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推重。巴什拉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火的精神分析》《梦想的诗学》《烛之火》《水与梦——物质的想象》《科学精神的形成》等。
发表于2025-04-10
火的精神分析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不只一位朋友曾对我表达过对哲学的厌恶。他们的厌恶中至少包含了这样一个印象,哲学作为认识论,它试图教导该怎样正确地认识世界。掺杂着对语言专制的愤怒,和对认知多元化的确信,他们这种厌恶是自然的。在他们各自的学科,即在充满想象的诗的隐喻世界和跨文化语言现象的现实...
评分这是一部散文诗式学术哲学作品,巴什拉用精神病学分析的表现方法来分析“火”,通过对“火”的各方面的分析解读来阐述着自己的思想。到是非常有些意思。 我个人觉得自进入现代以来,艺术纷纷走向细、小、微的方面,不管是文学、绘画、音乐、社会学甚至是哲学。巴什拉此...
评分火的诗学 ——论加斯东·巴什拉诗学想象中的火 一、巴什拉的想象观 从词源学上看,“想象”(imagine)就是“幻想,在脑中形成的图像”(imāginārius),同时也有“模仿、复制、描绘、扮演”(imāgō)之意。因此,“想象”的最初含义就是人们以客观事物为原本,模仿、复制、...
评分我是高2年纪 去上海季风书店买到的她 。 可能是因为 我太 爱火 一生爱着火 大家都叫我炎 所以我觉得关于火的东西 我是无法抗拒的要去了解 也有可能是年少的虚荣心作祟,仅以为读过些冯友兰的,弗洛姆的,佛洛依德或者是昆德拉 卡尔唯诺 博尔赫斯就可以肆意的以为自己能够尝试更...
评分这是一部散文诗式学术哲学作品,巴什拉用精神病学分析的表现方法来分析“火”,通过对“火”的各方面的分析解读来阐述着自己的思想。到是非常有些意思。 我个人觉得自进入现代以来,艺术纷纷走向细、小、微的方面,不管是文学、绘画、音乐、社会学甚至是哲学。巴什拉此...
图书标签: 哲学 加斯东·巴什拉 精神分析 心理学 法国 诗学 巴什拉 社会学
本书通过对火的分析,把知识与物质的想象统一起来,从理性精神分析的角度对普罗米修斯情结、恩培多克勒情结等进行分析,描述了火从原始形象到生死本能精神的发扬,再到火象征的光和热对人的灵魂的启迪和升华,直至最高的火的纯洁化的生命高度的过程。
整本書在齊整的分析之外亦是巴什拉的一次遐想。火是矛盾的,火是反辯證的。火種與普羅米修斯情節,一種巧妙的社會不服從;火的恩培多克勒情節,生和死兩種本能的結合,遐想在柴堆的召喚和對火的凝視中上升至宇宙的盡頭;諾瓦利斯情節則是火的性隱喻,泛靈論,其中有與東方哲學神交之處;人類對火的惶惑史,尤其是消化的神話和信念,引來前科學時代的詩意直覺;霍夫曼情結與酒精與火,液體與火焰的疊合,通向想像力和奇觀的窄門;而純化了的火和火的純化功能則引向無限的形而上和心靈幻象。火既是主體也是客體。附錄《燭之火》則更多地將讀者帶入了神性的闡釋之中。巴什拉的描寫並不需要讀者過多的「生活經驗」加持,讀者也只需有強有力的、垂直向上的遐想就足夠了。讀完此書的確沒有增長知識(巴什拉在前言就已經警告),但有太多的神啟時刻。
评分意外的诟病点——诗意匮乏(针对于火的更高要求),巴什拉看到了火焰但他却只能描述火苗,伟大的讲解者,同时似乎是难以避免的妥协。然而诗歌却必须纵身跃入火中。为了精确性而做的牺牲?分析者所必需的冷峻和距离?放弃了上升性的主动降温? 温情而非激情,观看与触摸之间,学者和诗人之间的鸿沟?不是焚尸人,也不是纵火人,却未必没有钦佩,如同歌德般的伟大胜利,灵巧的游离于火焰外侧,同样拥有不伤及自身的巧妙分寸。尽管似乎这只是一种装在透明盒子中可供把玩的火苗,微弱并且缺乏足够灼人的热度。可以指责火焰的微弱,也可以指责框架所提供的保护,然而却无法否认,他将火置于手心却毫发无伤,并且他的确触摸到了火,至少,外部的火。即使爱的是隶属于失败者的诗人一方,在此却必须承认巴什拉的胜利。火在一切时候都充满了危险的诱惑。
评分其实是《火的精神分析》和《烛之火》两本书,后者好读一些。这两本书大概都需要反复读,里面涉指有关火的意象大多脱离了普通人的生活经验,但阅读体验意外的不错,因为巴什拉的写作方式是诗化的,甚至像是一册冥想书,试图用纯逻辑消化反而会吃不消。真的佩服巴什拉怎么能读掉那么多冷门且没用的材料,并大量引用这些普通人一辈子都不会读的书,把火泛化成生命、男性、花朵、孤独,从前科学时代开始追溯人类对火的敬重和依赖。精神分析中的一章讲到精神性的火,和中医中的『上火』概念似有重叠,如果巴什拉能读到中医文献,估计还能多写一章。烛之火则偏重对火的诗意遐想,读这部分能感觉到法语的柔软度十分契合这种精神性的主题,『垂直性』一章最为精彩,提供了一种日常生活中难以察觉的潜意识的视角。下次要点一支蜡烛重读这本书。
评分0919
评分与之前三联书店版本没有区别,后半本附录了顾嘉琛译的《烛之火》。在最近算读得相当费劲的一本书,但不是因为巴什拉的文笔艰涩,也不是因为杜小真的翻译蹩脚,而是在火的诗学遐想这个现象域中,完全没有直观经验(估计中国读者有的也不会多),所以很难对巴什拉激情澎湃的笔触产生移情和通感。简而言之,巴什拉旨在从火的精神分析提出一种人类精神现象的新图式,换句话说,对水土火气基本元素的想象构成了人类理解事物的基本框架。火作为生命、活力、净化、摩擦、毁灭、纯洁等等意象是如何在人类思维中形成,并体现在种种神话与诗学文本之中的。这种写法十分新奇(显然后继无多),也能看出对福柯谱系学的一定启发。
火的精神分析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