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古為徒和娟娟發屋

與古為徒和娟娟發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白謙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國際政治係,1982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86年赴美國羅格斯大學攻讀比較政治博士學位,1990年獲碩士學位後轉至耶魯大學攻讀中國藝術史,1996年獲博士學位。1995-1997任教於西密執安大學藝術係。1997年至2015年6月任教於波士頓大學藝術史係,2004年獲終身教職。2015年7月後任浙江大學文化遺産研究院教授。

主要中英文著作有《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哈佛大學亞洲中心,2003年),《天倪——王方宇、瀋慧藏八大山人書畫》(與張子寜等閤作。佛利爾美術館,2003),《傅山的交往和應酬——藝術社會史的一項個案研究》(上海書畫齣版社,2003;廣西師大齣版社增訂版,2015),《與古為徒和娟娟發屋——關於書法經典問題的思考》(湖北美術齣版社,2003;榮寶齋齣版社,2009;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精裝本,2015),《白謙慎書法論文選》(榮寶齋齣版社,2010),《吳大澂和他的拓工》(海豚齣版社,2013)。和華人德閤編《蘭亭論集》(蘇州大學齣版社,2000)獲首屆“蘭亭奬”編輯奬(2002)。

出版者:理想國 |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白謙慎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307
译者:
出版時間:2016-6
價格:62.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958170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書法 
  • 白謙慎 
  • 藝術史 
  • 藝術 
  • 書法&書法研究 
  • 文化 
  • 社會 
  • 中國文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關心的中心問題是:什麼是書法的經典?一種本不屬於經典的文字書寫在何種情況下纔有可能成為書法的經典?《與古為徒》是吳昌碩為波士頓藝術博物館題寫的一塊匾,《娟娟發屋》是重慶一個理發店的招牌。白謙慎教授藉這兩幅作品,思考書法的本質問題。自從清代碑學興起以來,書法的經典體 係受到瞭極大的衝擊,一些相當稚拙、不成熟的石刻和書寫遺跡被作為臨習的典範。但為什麼有些書法傢把古代 “窮鄉兒女” 的字跡奉為圭臬,對當下類似的書寫卻不聞不問?我們究竟以什麼來界定“書法”?又如何看待書法中的“經典”?這些問題並不復雜,但卻涉及許多社會文化的層麵。比如,古與今的關係,名傢書法與無名氏書刻的關係,財富與收藏的關係,學術與藝術的關係,藝術與社會體製的關係,平民與精英的關係,經典化和修辭策略的關係等等。本書通過描述和分析古今書法中的一些現象,對上述問題進行瞭探討。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沒有細讀,對於經典和書中時常提到的窮鄉兒女造像和民間書法有瞭更多的理解吧。既然曆史篩選瞭,留下來的大多數都是精品瞭,要是仔細去細究,許多作品的原作者是誰都無從考證瞭(靈飛經,古詩四帖,甚至蘭亭)。不可否認的就是水平很高,值得學習。不過我這種初學者對於魏碑興...  

評分

評分

評分

“素人書法”為什麼拿不到書法史的入場券? 讀白謙慎《與古為徒與娟娟發屋》 馮嘉安 一開始知道這本書,可能很多人會和我有類似的第一感覺:這本書的書名很奇怪,到底講什麼? “與古為徒”是吳昌碩被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書的篆書牌匾,“娟娟發屋”是重慶一間路邊理發店的照片...  

用戶評價

评分

很早之前看過,能把這個題材寫好的,真是少見,平民與精英,把理發店的娟娟發屋招牌和波士頓博物館的牌匾放到一起引發多層麵的思考,什麼是書法,如何定義好

评分

開題不錯,從四分之一的位置開始就扯蛋瞭,扯到最後,雞飛蛋打。娘哎。少說幾句人傢不會以為你是傻子的。另外,紙張非常的差,印刷製作很差。

评分

將“民間書法”的提法歸結為百年來的政治傳統可謂誅心。然而對於真的在練字——而非搞藝術史的吾輩來說,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古今窮鄉兒女之書有何區彆,而在於傅山、康有為乃至沃興華老師等書傢本身的字和他們所提倡、而被作者歸為“不古不今”的“文盲”書寫之間,究竟有什麼不同。當然,怎樣寫字是解決問題,而本書這樣類似於“如何看待”一般的討論則是提齣問題,提齣問題永遠比解決問題要討巧得多,這一點卻也是古今一緻的吧。

评分

很早之前看過,能把這個題材寫好的,真是少見,平民與精英,把理發店的娟娟發屋招牌和波士頓博物館的牌匾放到一起引發多層麵的思考,什麼是書法,如何定義好

评分

欣賞白謙慎的思考,一方麵,他把當代書法置於整個書法曆史中的一環來反思“與古為徒”的原因,把類似“娟娟發屋”一類的書寫當成當代的平民書法與唐人寫經,北魏碑刻,頗有“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的自信;另一方麵,他也強調當代書傢與民間的關係不應當是簡單的“學習”,而更應該是迴饋與傳播(類似陳振濂辦書法教師培訓的工作),暗諷瞭一把空言“創作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書法作品”,實際並無靠近民間意圖的書法傢,作為文化觀察,也帶幾分左派味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