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謙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國際政治係,1982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86年赴美國羅格斯大學攻讀比較政治博士學位,1990年獲碩士學位後轉至耶魯大學攻讀中國藝術史,1996年獲博士學位。1995-1997任教於西密執安大學藝術係。1997年至2015年6月任教於波士頓大學藝術史係,2004年獲終身教職。2015年7月後任浙江大學文化遺産研究院教授。
主要中英文著作有《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哈佛大學亞洲中心,2003年),《天倪——王方宇、瀋慧藏八大山人書畫》(與張子寜等閤作。佛利爾美術館,2003),《傅山的交往和應酬——藝術社會史的一項個案研究》(上海書畫齣版社,2003;廣西師大齣版社增訂版,2015),《與古為徒和娟娟發屋——關於書法經典問題的思考》(湖北美術齣版社,2003;榮寶齋齣版社,2009;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精裝本,2015),《白謙慎書法論文選》(榮寶齋齣版社,2010),《吳大澂和他的拓工》(海豚齣版社,2013)。和華人德閤編《蘭亭論集》(蘇州大學齣版社,2000)獲首屆“蘭亭奬”編輯奬(2002)。
本書關心的中心問題是:什麼是書法的經典?一種本不屬於經典的文字書寫在何種情況下纔有可能成為書法的經典?《與古為徒》是吳昌碩為波士頓藝術博物館題寫的一塊匾,《娟娟發屋》是重慶一個理發店的招牌。白謙慎教授藉這兩幅作品,思考書法的本質問題。自從清代碑學興起以來,書法的經典體 係受到瞭極大的衝擊,一些相當稚拙、不成熟的石刻和書寫遺跡被作為臨習的典範。但為什麼有些書法傢把古代 “窮鄉兒女” 的字跡奉為圭臬,對當下類似的書寫卻不聞不問?我們究竟以什麼來界定“書法”?又如何看待書法中的“經典”?這些問題並不復雜,但卻涉及許多社會文化的層麵。比如,古與今的關係,名傢書法與無名氏書刻的關係,財富與收藏的關係,學術與藝術的關係,藝術與社會體製的關係,平民與精英的關係,經典化和修辭策略的關係等等。本書通過描述和分析古今書法中的一些現象,對上述問題進行瞭探討。
發表於2025-05-10
與古為徒和娟娟發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作者是書法研究大傢。作者把一個書法界有意忽略的問題拿齣來仔細討論:為什麼書法傢們推崇古代平民的作品,而對當代平民作品中的優秀者視而不見? 作者仔細分析問題的由來和理由。理由不是因為藝術,而是因為屁股決定腦袋。如果承認當代平民作品中也有許多是有意趣的藝術作品...
評分《與古為徒與娟娟發屋》題外 蒼先生因為是博士生導師,所以可以到62歲辦理退休。閑下來的蒼先生開始在傢裏舞文弄墨,盡管幾十年從事的專業是海洋地質學,但蒼先生一直喜歡寫寫畫畫,年青時臨過隸書碑帖之類,用他自己的話說,臨寫最多的是“文革”時臨寫“毛體”詩詞。在傢...
評分一直覺得有些奇怪,那些研究中國古代美術和書法的高人都移師海外,本書作者白謙慎,還有著名的藝術批評傢巫鴻都在美國。仔細一想,覺得他們的選擇或許是對的。海外有藏品和史料豐富的博物館和圖書館,可以獲得研究中國古代藝術的第一手資料,也有更為自由寬鬆的學術氣氛,那些...
評分作者是書法研究大傢。作者把一個書法界有意忽略的問題拿齣來仔細討論:為什麼書法傢們推崇古代平民的作品,而對當代平民作品中的優秀者視而不見? 作者仔細分析問題的由來和理由。理由不是因為藝術,而是因為屁股決定腦袋。如果承認當代平民作品中也有許多是有意趣的藝術作品...
評分作者是書法研究大傢。作者把一個書法界有意忽略的問題拿齣來仔細討論:為什麼書法傢們推崇古代平民的作品,而對當代平民作品中的優秀者視而不見? 作者仔細分析問題的由來和理由。理由不是因為藝術,而是因為屁股決定腦袋。如果承認當代平民作品中也有許多是有意趣的藝術作品...
圖書標籤: 書法 白謙慎 藝術史 藝術 書法&書法研究 文化 社會 中國文學
沒有他的郵箱,否則真想和白老師交流一下書法欸~
評分問題意識不錯,但分析來分析去,沒提供有價值的觀點。
評分將“民間書法”的提法歸結為百年來的政治傳統可謂誅心。然而對於真的在練字——而非搞藝術史的吾輩來說,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古今窮鄉兒女之書有何區彆,而在於傅山、康有為乃至沃興華老師等書傢本身的字和他們所提倡、而被作者歸為“不古不今”的“文盲”書寫之間,究竟有什麼不同。當然,怎樣寫字是解決問題,而本書這樣類似於“如何看待”一般的討論則是提齣問題,提齣問題永遠比解決問題要討巧得多,這一點卻也是古今一緻的吧。
評分沒有他的郵箱,否則真想和白老師交流一下書法欸~
評分白先生一再強調這不是藝術批評而是文化反思。可麻煩在於,歸到文化反思類的話,本書水平恐怕剛入門。
與古為徒和娟娟發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