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年出生于新泽西的纽瓦克,著名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译者、电影导演,美国艺术与文学院院士,作品融合了荒诞主义、存在主义和悬疑小说等元素,被视为美国当代最具创新性的小说家之一,曾获法国美第奇文学奖,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美国约翰•科林顿文学杰出贡献奖,并多次入围都柏林文学奖、布克奖、福克纳小说奖等,作品已被翻译成四十余种文字。他编剧的电影《烟》于1996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和最佳编剧奖,2012年,他成为第一位纽约市文学荣誉奖的获得者。
.
btr/译者
本名华健,生于上海,作家、译者和当代艺术评论人。主要出版有《上海:城市生活笔记》《迷走•神经》《迷你》《意思意思》等。主要译有保罗•奥斯特《冬日笔记》、萨奇《残酷极简思维》、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樱桃的滋味》等。曾担任2012年大声展文学单元及2016年朱浩摄影展《就像电影一样》策展人。2014年创办微信公众账号“意思意思”。
发表于2025-02-02
冬日笔记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刚打开开始读的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直到读了十页之后,我突然意识到故事已经开始了,没有任何缓冲和前奏,硬生生的就有另一个世界展现在我面前,不,或者应该说,这是我们每个人的世界。 我不得不认真的正经危坐起来。 没有任何节奏的,想到哪就写到哪的回...
评分意外地在stockholm古旧小书店淘到auster近作,卖书的老太太甚至找不到书的标价,就很随性地给了个129kr。我是相信如果足够虔诚,总能在各种境况下偶遇。对auster的书,一向如此。到手后本想半天速战速决,可是书中一段一段文字带来的一张张完整的画面、一个个丰满地形象,总能...
评分也许自己也快走到人生的冬天,所以这种慢慢回忆的文字读起来很有共鸣,回忆是琐碎的,就像破碎的梦境,大部分平平淡淡:最爱的童年食物、上过的学校、旅行过的地方、住过的房子和公寓...整本书都像自我回顾中的喃喃自语,第二人称的写法更让这种沉溺容易引起共鸣,所以自己在阅...
评分也许自己也快走到人生的冬天,所以这种慢慢回忆的文字读起来很有共鸣,回忆是琐碎的,就像破碎的梦境,大部分平平淡淡:最爱的童年食物、上过的学校、旅行过的地方、住过的房子和公寓...整本书都像自我回顾中的喃喃自语,第二人称的写法更让这种沉溺容易引起共鸣,所以自己在阅...
评分四星评价给作者,一星评价给翻译。看完这本小说最强烈的感觉就是-敢不敢找个靠谱的翻译!!通篇翻译生硬。按理说第二人称叙事的优势就是给读者以亲和力,但本书中大量情景和场面描写给人冰冷机械的感觉(看完原著以后我觉得不是作者的主要问题,译者要背这个锅,建议大家有能力...
图书标签: 保罗·奥斯特 美国文学 随笔 文学 美国 小说 理想国 回忆录
一扇门已关上。另一扇门已打开。你已经进入生命的冬天。
.
“自二月一日那夜后没有下过一场大雪,但这是一个几乎没有太阳、多风多雨的严寒之月,每天在你房间里专注地写这份笔记,这穿越冬季之旅,如今到了三月,依旧寒冷,依旧如一二月般寒冷,然而现在每天早上你仍出门检视花园里的雪,寻找色彩的迹象,番红花叶破土而出的最小尖端,木犀树丛里的第一抹黄,但至今仍一无所获,这一年春天将迟来,而你思忖着还要过多少个星期你才能开始寻找第一只知更鸟。”
.
在生命的第六十三个冬天,保罗·奥斯特坐在桌前,写了一部关于身体的个人史和回忆录。在三十年前的《孤独及其所创造的》中,奥斯特以感人的笔触反思了孤独、父性与写作者的意识,而《冬日笔记》是更为坦诚的自我剖白和省思,他将六十多年人生中快乐、痛苦的身体记忆,复杂、深沉的情感欲望,与父母之间的羁绊,包括那些最脆弱的时刻,毫不掩饰地和盘托出,试图在记忆的沟壑深处再次寻觅独特、闪光的瞬间。
看了三分之一看不进去了。作者描述的生活乏善可陈。尤其在世道变乱的时候,小情小调读起来真的有些矫情。
评分很美的文笔,比他《密室里的旅行》要好看
评分奥斯特还是了解自己的,这何止是生命的冬季,也是他创作的冬季
评分个人回忆录。平静柔和。像电影。有被开篇第一段话惊艳到。
评分第二人称视角令人难过,既不主观又不客观。流水账一般的叙事,虽然写作功力可以,但太无聊了。是给作者自己看的书,不是给读者的。
冬日笔记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