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 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长于北大荒。出生赶上鸣放,故曰:鸣。一辈子养过猪,做过兽医,大学学的是农业机械,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辛亥:摇晃的中国》《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重说中国近代史》等。
张鸣个性鲜明,宁折不弯,因此一生碰壁无数。而在嬉笑怒骂中,又藏着严肃的悲悯之心,对中国社会各种历史性问题的探索及研究从未停止。由幼及长,与书为伴,又使他文化底蕴与社会责任感等高,笔下文章有史可考、有据可查,道出的问题一针见血。他笔下的历史,因此残酷而真实。
一百年前,一代强人袁世凯洪宪称帝不得人心而病故,他身后留下的所谓北洋军阀,是始创于袁世凯小站练兵的一个军人集团。《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依据史料,围绕五四运动,重点关注北洋三杰之一王士珍退出后冯国璋、段祺瑞的直皖之争,以及北洋第三代吴佩孚势力崛起。还原修正了教科书中对五四这场其实持续年余,也对后来国家政治走向产生极大影响的运动中各色人等——在其间的真实动作与种种滥觞。
张鸣名作《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修订重出,作者特为新版作序并修订内容。洗出五四的底片,带领读者重看五四的经济真相、文化真相。
本书点出历来被视为道德高尚的这场爱国学生运动中,军阀与学生怎么互相利用达到各自目的;细数文献证据,总结群体性政治运动自身的逻辑——悲情制造;所谓三个卖国贼亲日有征,曰卖国是否能坐实;缘何不做皇帝一片丹心只为统一中国抵御外侮的皖系段祺瑞落得凄惨下场……
——————编辑推荐——————
对于“五四”,现在有一股否定的潮流。只是人们否定的往往是“五四政治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认为这场运动毁弃传统,对后来的文化发展伤害巨大,反倒对五四政治运动没有什么意见。而张鸣先生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化领域必需的变革。恰恰是目的崇高、道德高标的爱国学生运动里面充斥了权力技术的运作。目标既崇高,遂遮掩了手段的卑下。且军人派系之争利用运动;运动中的学生也利用了军人。北洋系的第一次大裂变,就因这场持续一年的学生运动的余波而发生,由此改变了民国政治的走向。此言是否公允、此论是否有据,尽在这本《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全新修订版之中。
简评:张鸣写短篇许还勉为其难,写书就明显露怯了。这书也就是个文笔罗嗦章节混乱的小报娱乐记者水平,可能笔力还不如。【长春市图书馆藏号:K26147】 据张鸣先生自己讲写五四是香港伯乐黎耀强先生力荐,暗示黎耀强先生对其见识与功力很推崇。 我想,这本书会...
评分 评分最早看到书名,以为是介绍北洋军阀各个派系的宫斗书,没想到副标题才是核心,五四运动才是本书的重点。后来开卷八分钟听文道介绍了概述,只有最后3分钟才提到了本书的内容,Orz....文道着重强调了亲日的段祺瑞在二十条的时候,其实是明确反日的。买来的是这本再版,全书注释都...
评分中国近现当代史,就是一部断片史,正史基本都是跳跃式的。民国那会儿,从辛亥革命跳到袁世凯,跳到五四前后不知名的军阀们,然后就跳到国民党统治的“黑暗年代”了,当然之后跳跃的部分就更多了。这本书,拿来补补被捧到天上的五四运动前后的断片倒是不错。看完倒是比想象的收...
全书引用大量史料,通过纪录片解说式的语言,结合对群体性运动的分析,客观还原五四运动时期前后的原貌,文笔流畅,分析透彻。
评分不论如今是不是写的过滥,至少这本和辛亥可以并称成名作,货真价实,撕开学生,撕开爱国军阀,都少在那装好东西,别拿身份和职业掩盖自己的龌龊
评分五四,也不那么高尚。前面写的不错,后面就有些繁赘了。
评分不一样的五四,五四本身不过一次事件,但对不同的意识形态意义不一样。解放前与解放后重视程度不一样,侧面反映真实的五四有我们需要了解的地方
评分语言风趣,对五四的认识更全面了一些。吴佩孚善于与时俱进、迎合舆论,这也成了直系打败皖系的道义优势,看得我哈哈大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