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利菁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特殊教育硕士,主修情绪障碍。
曾担任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老师、高中主任辅导教师。
作者辅导过各类“问题孩子”,有些孩子是生活或学习方面存在问题,有些孩子则是有特殊障碍。但不论问题简单或复杂,作者永远正向看待每个孩子,并且经常提醒家长,教养孩子不能求快,一见到孩子的缺点便用力批评、纠正,而要把眼光放远,以目标为导向,循序渐进地教导。只要父母肯下工夫,没有无法解决的难题。
发表于2025-04-16
让孩子不恐惧、不焦虑、不拖延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磨蹭、拖拉、不能准时,这些行为现在被统一称为“拖延”。从行为的角度来看,一个人明明自己能做到的事却故意磨蹭着拖延不做,无非两个原因:一是缺乏动机,不愿意做这些事;二是惧怕结果,害怕事情结束。面对孩子的拖延行为,有的父母主观地排除了孩子是因为不会做这些事而拖...
评分磨蹭、拖拉、不能准时,这些行为现在被统一称为“拖延”。从行为的角度来看,一个人明明自己能做到的事却故意磨蹭着拖延不做,无非两个原因:一是缺乏动机,不愿意做这些事;二是惧怕结果,害怕事情结束。面对孩子的拖延行为,有的父母主观地排除了孩子是因为不会做这些事而拖...
评分图书标签: 育儿 教育 亲子 心理学 习惯养成 儿童 我想读这本书 成长
“你不知道啊,就算我使劲催,他也要把作业拖到非写不可的那一刻,真是让人崩溃……”
“看着他慢吞吞的磨蹭劲,我真想把他的笔抓过来自己写,我怎么生了这样的孩子啊……”
“各种方法都试了,物质奖励、威逼利诱,但他就是不行动,真拿他没办法!”
台湾心理咨询师和亲子教育专家童利菁告诉我们:停留在出现问题的思维水平上,不可能解决出现的问题。如果不挖掘孩子拖延背后的心理因素,“催”只能让孩子更慢,父母更抓狂。
其实,每个拖延的孩子内心并不想拖延,甚至会因为拖延而恐惧和焦虑,他们也担心做不好招来责罚,影响自己在父母和老师面前的表现,最重要的是削弱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力。
本书从儿童情绪科学角度入手,深入了解孩子焦虑和恐惧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孩子的拖延问题。这样,大人才不会为孩子抓狂,孩子也能健康开心地成长。
书中所有的诀窍,都是亲子沟通的重要跳板,让你和孩子的感情更加亲近,创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很棒的育儿书籍,看着就喜欢!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影响则是,它让我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不敢称自己是一个优秀的母亲,但是我敢说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母亲。
评分每个孩子都有其做事情的独特方式,如果他们做事情的态度或时间不同于大人们的规划,但却能圆满完成,大人们就应该让他们按自己的方式做事。
评分意识到使劲催还是有问题,要告诉小朋友怎么做
评分让亲子关系不恐惧、不焦虑、不拖延
让孩子不恐惧、不焦虑、不拖延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