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纪德André Gide(1869—1951),生于巴黎富有资产阶级家庭,10岁丧父,由母亲抚养并给予清教徒式的教育,酿成了他的叛逆性格。早期作品有象征主义色彩。1909年参与创办《新法兰西评论》。1925年去非洲考察,身心发生巨大变化,陆续发表《刚果之行》《从乍得归来》,抨击殖民主义。1932年参加国际反法西斯运动。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人间食粮》,小说《伪币制造者》《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梵蒂冈的地窖》等。
他是时代的见证人,更是时代的创造者,其作品凭着对真理的满腔热爱,敏锐洞察宗教、家庭、爱情、性、政治等各类问题,宣扬解放与自由,以赤诚之心去直面人性中的无限可能,深远地影响了法国乃至整个现代西方文学史、思想史,成为西方同时代作家及后世作家的精神导师。
获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
李玉民著名法语翻译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新中国首批留法学生,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教学之余,从事法国纯文学翻译二十余年,主要译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羊脂球》等;戏剧有《缪塞戏剧选》《加缪全集戏剧卷》……在李玉民的译作中,有半数作品是他首次向中国读者介绍的。
发表于2025-04-18
人间食粮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美那尔克,在启程时你那样喜欢的究竟是什么?” “临死前的一种滋味。” 不知该怎样告诉你,关于这本书。 这个春天,我读到这些句子。我多么希望你也能喜欢它们。喜欢这个人。 奈带奈蔼,不需要同情,而是爱。 奈带奈蔼,我将教给你热诚。 这并不是一本病人所写的书,至少...
评分港真,看了这本书以后,你会觉得现在市面上那些鸡汤简直弱爆了,如果没记错的话,咱们鸡汤的祖师应该是尼采同学,看的出来纪德是得了尼采写鸡汤的真传的,并且青出于蓝胜于蓝了。起码就这一本是如此(尽管我不知道他们谁先出生。) 写《先知•沙与沫》的纪德和这个纪德,大概...
评分 评分不久前,有位好友曾向我表达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在读纪德的《背德者》时,丝毫不觉纪德“被魔鬼俯身”,也不感到其作在道德上有伤风化。当时我没读过纪德,便打趣说:或许是你自己的尺度太宽了吧。 借此次【读品】“纪德”专辑的机会,最近也在陆陆续续读纪德。这段...
图书标签: 纪德 法国 散文 安德烈·纪德 文学 法国文学 外国文学 人生
《人间食粮》是纪德的《人间食粮》(1897)与《新食粮》(1935)两部散文作品的合辑,被誉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经》”,是与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不分伯仲的福音书。
人间食粮,象征着人类在大地上谋取幸福的精神食粮。《人间食粮》问世之初,曾被曲解为是一部对欲望和本能的赞美之书,是宣泄青春激情和沉醉于享乐的文字盛宴。事实上,纪德是在通过讴歌人的自由与解放,提倡应当主宰理念,摒弃一切道德的、家庭的、社会的约束,认识自我和世界,成为独立的个体,去拥抱世间万物。《新食粮》则是在纪德游历赤道非洲和意大利,愤然揭发殖民主义者的罪行,多次参与反法西斯活动后,思想更加成熟,转向睿智与和谐后问世的作品。他发出“不要再崇拜偶像了!”的呐喊,呼吁发掘并凭借人类自身的独立精神,破除偶像崇拜,真求真理,实现自由和幸福。
青春啊!人只能拥有一次青春,然后用一生的时光来回忆它
评分“我爱物胜过爱人。”
评分纪德真的很可怕,他是深刻且充满持久性激情的,因此阅读他的作品能深深地感动着我,这种感动来自于一种强烈的碰撞,是人类深厚而美好的情感与巨大而冷漠的背景环境之间的碰撞。 整本书应该算是散文诗游记,纪德就是游荡者,他想要接触一切游荡的东西,怀着一股温情对待一切无处取暖的东西,并且热爱一切漂泊不定的东西。 也许,读过这本书的人记忆最深的还是“抛掉这本书吧”。我的理解是,每个“我”都是特别的,我们都希望自己是独特的。然而,与众不同和惟一令人难以忍受,因为这必将导致分离、无意义、孤独和脆弱。但是,若是将自我融入群体当中,以此来逃避孤独、脆弱和不断的变化,又会压制个人的需求。许多美好、悲伤和罪恶都源自对这种人际联系的需求,而这可能正是纪德无限游荡的原因吧。
评分随时随地可以来一口的清新诗意大补鸡汤,尤其适合这个出不了家门的春天
评分他有很多名字,梅纳尔克,哈菲兹,或鲁米。他换面具,在无数日落间辗转;但你认出了他——那曲苏菲旋舞,是他,不会错。我喜欢rejoice这个词从嘴尖淌出的感觉,re-joice,那便是你的心。鲁米说,渴望是神秘的核心,渴望本身便是治愈。
人间食粮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