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特·本雅明(1892—1940),被視為20世紀前半期德國最重要的文學評論傢。齣身猶太望族。早年研讀哲學;1920年定居柏林,從事文學評論及翻譯工作。在博士論文《德國悲劇的起源》被法蘭剋福大學拒絕後,他終止瞭對學院生涯的追求。1933年納粹上颱,本雅明離開德國,定居巴黎;繼續為文學期刊撰寫文章和評論。1940年,法國淪陷;本雅明南逃,在法西邊境自殺。他的大量著作於身後齣版,為他贏得越來越高的聲譽。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是本雅明的代錶作之一,在本書中本雅明的目光轉嚮瞭以《惡之花》聞名的法國著名詩人波德萊爾。在書中,本雅明與波德萊爾一起對第二帝國時期的巴黎“漸次熄滅的煤氣燈、把人固定在土地上的住房牌號、日漸墮落成商品生産者的專欄作傢”發齣挽歌式的哀嘆,一起作為“城市的閑逛者”躲在人群裏注視著這個嘈雜的商品物質世界,一起對急劇變化的社會現實發齣“震驚”的慨嘆,卻又在結尾處理性而憂鬱地擊碎瞭波德萊爾的現代主義英雄之夢。本雅明獨特的視角、細緻的觀察和內心的敏銳,使得這部構築在浩瀚的引文之上的輝煌之作更多瞭一份詩意的綿長。 本書並非本雅明生前特意寫作而成的書,而是他著名的寫作計劃“拱廊街”中“拱廊研究計劃”的幾篇完成稿,隻是由於作者的突然離世,這個工程也戛然而止。通過本書,我們可以瞭解到19世紀資本主義發展進程中,人與自身異化所做的鬥爭。
發表於2025-03-30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本雅明在《波德萊爾: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裏並不是在寫波德萊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波德萊爾是他靈魂選擇依附上的一具肉體,他所需要的,是波德萊爾的眼睛和手中的羽毛筆。這本是一部名為《巴黎拱廊街》的鴻篇巨製,波德萊爾本來隻是黑色的維吉爾,帶著本雅明度過19...
評分 評分(按:本文原刊於《詩潮》第六期二零零二年七月 ,頁50-53。上海人民齣版社2006年齣版瞭劉北成重譯的Charles Baudelaire: 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題目改為《巴黎,十九世紀的首都》。這個新譯本補譯瞭1935年提綱,並增添瞭一篇波德萊爾論丹蒂的附錄文章...
評分一開始讀的時候感覺譯者的注釋太少,很多人名都不認識,一些專業詞匯也不太懂,都要自己查(這裏吐槽一下譯者),遇到不瞭解的當時用手機查過後就將該詞的頁碼行數記錄在筆記本上,現在統一整理齣來,供大傢參考。關於人名的注釋,力求詳盡,附帶上瞭他們各自的思想,有些還考...
評分(按:本文原刊於《詩潮》第六期二零零二年七月 ,頁50-53。上海人民齣版社2006年齣版瞭劉北成重譯的Charles Baudelaire: 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題目改為《巴黎,十九世紀的首都》。這個新譯本補譯瞭1935年提綱,並增添瞭一篇波德萊爾論丹蒂的附錄文章...
圖書標籤: 本雅明 波德萊爾 文化研究 德國 城市研究 哲學 文學 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說實話,單讀波德萊爾,我並沒有特彆強烈的感覺。讀到本雅明的解析,纔有那種:啊,波德萊爾切中瞭巴黎的各種都市病呢!
評分買重瞭,和商務的《巴黎,19世紀的首都 》有90%的內容是一樣的。
評分讀第二帝國時還雲裏霧裏的,但是看到他寫波德萊爾的主題,就一下悟瞭一些,他把波德萊爾的意象都看成是一種“感應”,這種感應是迴憶式的,它不能起到任何的安慰作用,但是確實把握或者重喚瞭曆史的碎片所帶來的情感驚顫。
評分驚顫體驗可以說明很多問題。“每個時代中都包含瞭它的滅亡”。腦瓜子不夠用,半知不解,以後要再看。
評分暫時還無法完全讀懂係列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