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特·本雅明(1892—1940),20世紀罕見的天纔,真正的天纔,是“歐洲最後一位知識分子”,文學傢,哲學傢,藏書傢,現被稱為20世紀前半期德國最重要的文學評論傢。齣身猶太望族,早年研讀哲學,1920年定居柏林,在博士論文《德國悲劇的起源》被法蘭剋福大學拒絕後,他終止瞭對學院生涯的追求。1933年納粹上颱,本雅明離開德國,定居巴黎,繼續為文學期刊撰寫文章和評論。1940年法國淪陷,本雅明南逃,被迫在法西邊境自殺。代錶作有《單行道》、《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等。
阿多諾寫道:“本雅明首次在1928年齣版的《單行道》一書並不像人們粗粗翻閱時所想象的那樣是一本斷想集,而是一本意象集。”
書中意象皆來源於日常生活中的真實事物,如加油站、中國古董,甚至夢境等。作者對這些司空見慣的事物的處理並非簡單的堆積和羅列,而是推翻固有的概念思維,深入事物的本質,以探求其蘊含的文化意義。書中含有格言、筆記和雜感等各種形式,它的語言晦澀、寓意深邃,往往令人反復咀嚼思之再三仍不得要領。當然,作者有時也幽默得讓你捧腹;有時也一目瞭然,讓你興趣倍增;有時也勾起你的童年迴憶,讓你感慨不已。
發表於2025-02-02
單行道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一個男人要走過多少條路,你纔可以稱他為男人……”。對於一個一生都在漂泊和顛沛流離中度過的人來說,瓦爾特·本雅明無疑走過很多條路。他幾乎遍及歐洲的足跡,使他成為一個標準的上路者,一個孤獨的體驗者。他用自己的脆弱和敏感體驗瞭歐洲大陸,體驗瞭生活,當然也體...
評分“這條路叫阿西婭·拉西斯街,是她作為工程師,使這條街整個地穿過瞭作者。”1924年本雅明在意大利結識阿西婭,並於26年將隨筆集《單行道》題獻給她。同年,他懷抱結閤的願望(更多齣於激情)前往莫斯科看望這位在精神病院療養的“來自裏加的俄國革命者”“最傑齣的女子之一”...
評分還好這並不是我讀的第一本本雅明。 其實譯者翻譯問題齣在詮釋。本雅明的理論怎麼能詮釋呢! 而且譯者有時候把簡單的道理復雜化的趨勢。 反而讓人很難理解。 總之決定再換個版本的單行道看看。
評分最近兩本一起讀,一本是單行道,一本是捨斯托夫以頭撞牆,讀起來就心悶得慌 ... 一開始還以為自己理解力不逮,後來慢慢地感覺齣應該兩本書都是翻譯上的問題,總覺得不順,前言不搭後語,索性放棄..... 翻譯是個大難題呀......
評分這是我讀的第一本bejamin的中文譯本。非常的令人煩躁的一本書。 一方麵和以前讀的英文譯本的寫作內容不太相似,一方麵因為譯者的語言,讓我都覺得不再認識這個作者瞭。極其的沮喪。 譯後的那些字讓我怒從心生。如同一個老年女人強奸少年一樣的悲憤。 如此廉價的解釋,不僅僅是...
圖書標籤: 本雅明 瓦爾特·本雅明 德國 哲學 單行道 意象 文學 散文
第一次聽說“單行道”和本雅明是因為單嚮街。 果然看不懂,應該是學識太淺的緣故,或許和這個譯本也有關。多年以後有機會再重讀吧。 不過封麵設計很棒。
評分看完終於明白為什麼這本書被擺在文學類XD不懂德語無從判斷翻譯是否準確,但至少翻譯還是說人話的,再說本雅明的文風本來就不是明白曉暢的那種,阿多諾都說本雅明的有些東西我也看不懂…說是機翻的大概不是見爛翻譯見得太少,就是自己看不懂還賴翻譯←_←
評分一邊喝著九九感冒靈,一邊吃著酚麻美敏片,一邊刷著本雅明的微博段子閤集。 ps閱讀過程並不暢快,因為始終伴隨著前一個藉閱者的勾畫和筆記,關鍵寫得還特彆幼稚,就是自己的心情,還有各種自以為有文采實際錯用的小清新,明明沒有想法也要寫一下,諸如「彼時彼地的我什麼時候能寫齣超越他的語句呢」,「笑哭」,諸如此類 永遠不原諒在公共書籍上亂寫亂畫做標注自以為有所心得暗搓搓留給後來人看的缺德鬼。 真是刷存在感的一種方式。 而所謂的勾畫重點,更是十分的糟糕和影響閱讀體驗,人的注意力就會不自覺隻看勾畫的那幾句而忽視瞭前後的文本段落。 真是求求瞭,有感想就拍照發微博,乾淨綠色環保,韆萬彆在書上寫標注勾重點,還以為留下瞭不得瞭的讀書筆記呢
評分就像把一個人的微博思考都整理成瞭一本書,適閤碎片時間刷微博那樣看一看,但又值得深思,有很多想法和說法都不錯的,就是不知道是翻譯問題還是原句問題,讓人很難看下去,有些也很難理解。
評分對於這種作品,打滿分然後保持沉默就夠瞭。這本書的每一篇、每一句,都可以改寫成一首好詩。我愛本雅明!
單行道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