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波德萊爾
Baudelaire
1821-1867
法國象徵派詩歌先驅,現代派文學奠基者。
著有散文詩集《巴黎的憂鬱》、詩集《惡之花》、藝術評論集《美學珍玩》等。
譯者
鬍小躍
法語譯審,中國翻譯傢協會專傢會員,全國法國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作傢協會會員。
2002年被法國文化部授予“文藝騎士”榮譽勛章。
2010年獲第二屆傅雷翻譯奬。
主要譯著有《烏閤之眾》《八十天環遊地球》《巴黎的憂鬱》等。
【內容簡介】
巴黎的憂鬱(法國文化部“文藝騎士”勛章獲得者鬍小躍翻譯;關於巴黎、街頭、情欲、不滿、毀滅,“它渺小而孤獨,恰似我不可救藥的人生。”蘭波、芥川龍之介、太宰治、艾略特一緻推崇。)
《巴黎的憂鬱》收錄瞭波德萊爾五部散文詩著作,包括《巴黎的憂鬱》50篇、《雜詩集》25篇、《赤裸的心》70篇、《可憐的比利時》33篇、《比利時諷刺集》22篇。由法國文化部“文藝騎士”勛章獲得者鬍小躍翻譯並撰寫導讀。關於巴黎、街頭、情欲、不滿、毀滅……憂鬱的基調、憤世嫉俗的悲觀主義情緒籠罩全書,“它渺小而孤獨,恰似我不可救藥的人生。”
在歐美各國,波德萊爾被推崇為法國文學史最重要的詩人,尤其是自20世紀以來,波德萊爾受到瞭各國文學界和學術界越來越廣泛的重視,T.S.艾略特錶示,波德萊爾是“現代所有國傢中詩人的楷模”。作為法國象徵派詩歌先驅、現代派文學奠基者,波德萊爾文風深深影響瞭蘭波、芥川龍之介、太宰治等,蘭波錶示“波德萊爾是一位真正的上帝”,芥川寫下名句“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萊爾”,太宰治那句“生而為人,對不起”,更是深得波德萊爾真傳。
波德萊爾在巴黎街頭漫步,記錄瞭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以及幻想:他看見孤獨的老嫗想跟嬰兒親熱,卻嚇得嬰兒大哭大叫;兩個窮孩子為一塊麵包而爭得你死我活;波德萊爾看到一個歡樂與痛苦對立的巴黎,所以他藉驢子與人的故事辛辣地諷刺那種奴顔婢膝的民族性;他與這個城市格格不入,在這個城市中處處感到孤獨,“我沒有父親,沒有母親,沒有姐妹,也沒有兄弟”。他像公園中的一尊雕像,“沒有愛情,也沒有友誼”,孤獨而傷心。他想離開這個城市,“到那個寜靜、夢幻般美麗的理想樂土上去”,到“充滿瞭哀傷的歌聲、擁擠著各民族的壯漢……停泊著許多船隻”的港口去,到“一塊富饒、美麗、充滿希望的陸地”上去,“哪兒都行,隻要在這個世界以外”……
波德萊爾發現瞭現代都市人獨有的“疏離感”。19世紀的巴黎已是發達資本主義大都市,“人們每天遭遇這麼多人,彼此隻照麵而並不攀談,彼此不瞭解對方,而又必須安然無恙地相處在一起。” 齣身優越的波德萊爾,以冷眼和放浪對抗群體墮落,在都市妓女、流浪者、拾垃圾者那裏,找到瞭微妙的親近感。
【編輯推薦】
“做個有用的人,我一直覺得這很可惡。”
——波德萊爾
波德萊爾涉獵廣泛,油畫、素描、雕塑,藝術造詣頗高,這讓他在描述巴黎街景時娓娓道來,精闢又不乏熱情。他拒絕僞善,因此常常感到孤獨和憂鬱,在人群中感受更明顯。那種稍縱即逝、孤寂而又有一些焦慮的心情,竟然與相隔一個世紀的我們微妙契閤,字裏行間總能找到深深的共鳴:
關於“人生”:
一艘小小的帆船在天邊顫動,它渺小而孤獨,恰似我不可救藥的人生。
人生是一座醫院,每一個病人都想調換床位。這一位寜願麵對火爐受苦,那一位覺得靠近窗口纔能康復。
對於一個在瞬間內變得無比快樂的人來說,永久的懲罰又算得瞭什麼呢!
關於“疏離”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閤群的,享受閤群是一種藝術;
人群,孤獨:對於活躍而多産的詩人來說,這是兩個相等而可以對調的詞匯。
不懂得與眾人分享自己孤獨的人,也不會懂得在忙碌的人群中保持自己的孤獨。
關於“孤獨”
孤獨可能隻對那些無所事事、放蕩不羈的人纔是危險的,因為這些人用激情和幻想來充實孤獨。
我們所有的不幸都是由於不能待在自己的房間裏所造成的。
人在心中總是對獻身有一種不可避免的愛好,從中産生瞭對孤獨的恐懼。
在他人的肉體中忘卻自我,就是男人們高雅的所謂“愛的需要”。
關於“愛情”
愛情是想擺脫自身,與受自己害的人融為一體,就像戰勝者對戰敗者一樣,但它想保留戰勝者的特權。
有些女人讓人想去戰勝她們、享受她們,可這位女性卻使人想在她的目光下慢慢地死亡。
愛情唯一而崇高的快樂在於確信自己在作惡。——男人和女人生來就知道惡存在於所有的快樂之中。
關於“人性”
彆小看任何人的感覺。人的感覺就是他的纔能。
我明白,人們拋棄一個理由,想看看使用另一個理由能感受到什麼。
輪換著成為受害者和劊子手也許會很愉快。
本書由榮獲法國“文藝騎士”勛章的翻譯傢鬍小躍依據Le spleen de Paris(Flammarion 1980年版)和 Fusées, Mon coeur mis à nu, La Belgique déshabillée, Amoenitates Belgicae(Gallimard Collection Folio, numéro 1727,1986年版)譯齣。
【名人推薦】
“波德萊爾是第一位慧眼者,是詩人之王,一個真正的上帝。”
——(法)蘭波
“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萊爾。”
——(日)芥川龍之介
“波德萊爾是現代所有詩人的楷模。”
——(美)T.S.艾略特
發表於2025-03-30
巴黎的憂鬱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le spleen de paris巴黎的憂鬱 charles baudelaire沙爾波德萊爾 我們都這樣嬌縱,寂寞,深邃,恐懼,多情,陰暗,苛刻,永遠在欲望的漩渦裏沉淪,愛造作,愛演戲,愛愛人,愛被愛,是個可惡的情人失敗的情人弱智的情人敏感的情人,流浪兒,浪蕩子,何處是吾身。 憂鬱在粗製...
評分波德萊爾給馬奈講瞭一個關於死亡的故事。一個畫傢從一對窮父母那兒收養瞭一個孩子,孩子卻染上瞭惡習,畫傢威脅要把孩子送迴父母那裏,迴來時發現孩子已經上吊自殺。孩子的父母對這個消息無動於衷,卻奪走瞭吊死孩子的釘子與繩子。第二天,畫傢收到瞭街坊鄰居們的來信,索取這...
評分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的揚名大作當然是《惡之花》,這部極端浪漫主義的詩集被某些人認作是傷風敗俗和褻瀆神明的,卻得到正流放的雨果的垂青.幾乎與此同時,波德萊爾開始陸續發錶一些散文,自稱是"詩意的散文,沒有節奏和韻腳的音樂". "這還是《惡之花》,隻是更...
評分波德萊爾的作品我看過兩部,《惡之花》和《巴黎的憂鬱》。《惡之花》我看得沒什麼感覺,主要是看不懂。外國詩歌很多我都無法理解,無論是手法、意象、語言、感情我都很難進入詩歌,所以理解起來非常艱難。而相較《惡之花》,這部《巴黎的憂鬱》看起來就順暢的多瞭。 《巴...
評分巴黎如何是憂鬱的? 趙鬆 這件奇異的東西還沒有成形的時候,他就想到瞭蛇。也可能更早一些,那惡之花還沒有結朵的時候。在他看來,恐怕再沒有比這撒旦秘密使者的意象更適閤用來概括他的文字特質瞭。那些幽涼細膩的鱗片,那富有柔韌性的奇異肢體,充滿蠱惑力的隱約的氣息,被誘...
圖書標籤: 波德萊爾 詩歌 法國文學 法國 文學 外國文學 Baudelaire 文字
波德萊爾,法國象徵派詩歌的先驅、現代派文學的奠基者。憂鬱、孤獨、敏感、悲觀,“喪”的代言人。他曾說,“做個有用的人,我一直覺得這很可惡。”以及“它渺小而孤獨,恰似我不可救藥的人生。”影響太宰治寫齣那句傳世的“生而為人,對不起”。 但他又是一個看透人性本質與人生真相的智者,蘭波稱他為“第一位慧眼者,詩人之王,一個真正的上帝”,在這本記錄他在巴黎街頭所見所思所聞所想的散文詩集中可以看到金句頻齣,其中也不乏《惡之花》的蹤影: 我像個老色鬼,放蕩瞭一輩子 我想陶醉於老情婦的懷中, 這娼婦邪惡的魅力使我返老還童。
評分最後的幾篇迴憶少年時光的雜詩好清涼
評分我的詩性尚未覺醒。
評分無比喜歡,這就是我自己詩歌的標杆
評分散文詩幾乎可以說是我最愛的一種語言組織形式瞭,沒有詩歌語言那麼淩亂,比散文又更添瞭幾分韻味,譯者一定超棒的。並且讀完後深深喜歡上瞭波德萊爾,是覺得能理解作者並覺得自己被理解瞭這樣的一種感動!(不過看到後麵的描寫比利時的就一直在想“這什麼鬼”……)最後還要說太喜歡果麥的輕量紙瞭!
巴黎的憂鬱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