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強 ,1948年生於浙江諸暨,1953年遷居上海。1988年獲華東師範大學曆史學碩士,2003年被聘為上海社會科學院終身研究員 。現為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史,尤其側重於晚清知識分子與中國近現代社會變遷史的研究。
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晚清中國因中西交衝而發生曆史大變局,在迴應西潮逼來的漫長過程裏,傳統文化養育齣來的士人,作為七十年間迴應西潮的主體,效西法圖自強,深深捲入曆史變遷的過程,一代一代地在古今中西之爭中為民族尋路,因之而有前後相繼的思想潮流和社會變革,與儒學相依的傳統士人自身也發生瞭節節嬗蛻。
本書匯積瞭作者對晚清士人及他們那個世界的思考、理解和解釋,圍繞著科舉製度下的功名與富貴、世運盛衰中的學術變趨、晚清的清流與名士、十年新政與社會解體等主題,通盤解讀近代化過程中的士人和社會,融深刻的洞察於曆史敘述之中,很富於思想啓發。
增訂本新補一文,論甲午乙未間清流的重起和劇變,這是作者近年對晚清士人世界再考察的力作,依然貫徹瞭透過士人看世相的切入角度。
發表於2025-02-25
晚清的士人與世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印象中,學術書總是枯燥乏味單調的,但有時候,就是喜歡在這種枯燥乏味中享受理性和邏輯思辨力的錘煉,在痛並快樂著的過程中沐浴智慧的光芒。 當然,也有好看的學術書。比如,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他從大曆史觀的視角齣發,以小說傢的筆法、史學傢的嚴謹再現瞭...
評分印象中,學術書總是枯燥乏味單調的,但有時候,就是喜歡在這種枯燥乏味中享受理性和邏輯思辨力的錘煉,在痛並快樂著的過程中沐浴智慧的光芒。 當然,也有好看的學術書。比如,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他從大曆史觀的視角齣發,以小說傢的筆法、史學傢的嚴謹再現瞭...
評分讀《萬曆十五年》時,我産生瞭一些模糊的想法,在閱讀楊國強先生的《晚清的士人與世相》時得到瞭印證。 晚清可以說是中國曆史上一個內外交睏的時代。由天下闆蕩而至人心沸湧,凡在時局中保持著一分憂思的中國人無不感受到世變已亟的刺激與沉痛。但變又往何方而變,在窘迫...
評分從小學習的革命史宣揚勞動階級和大眾的力量,認為曆史的決定力量是“人民”。我們的曆史裏麵,又虛構瞭“革命精英”和人民大眾的同一性,讓我們很難想起那些曆史運動中真正發揮“主導”和“引領”作用、居於時代潮頭的力量。 而對於被劃歸“反革命”和“反動階級”的精...
評分從小學習的革命史宣揚勞動階級和大眾的力量,認為曆史的決定力量是“人民”。我們的曆史裏麵,又虛構瞭“革命精英”和人民大眾的同一性,讓我們很難想起那些曆史運動中真正發揮“主導”和“引領”作用、居於時代潮頭的力量。 而對於被劃歸“反革命”和“反動階級”的精...
圖書標籤: 曆史 楊國強 近代史 晚清 中國近代史 明清史研究 中國曆史 明清史
清末民初,嚴復翻譯的天演論深入人心,或者說,士人所誤解的天演論深入人心。它有兩個維度,一個是給瞭所有的失敗以解釋,這種解釋其實是人們熟悉的配方,隻不過天命變成天演,五德終始變成瞭優勝劣汰。這仍然是一種能將人事關聯上世界根本規律的理論,這樣的結構無論何時都極富吸引力,尤其是它還能給予實績,就是它的第二個維度,它提供瞭勝利的路徑。進化論所暗示的進步觀,可以讓我們知曉什麼纔是最先進之所在,提供瞭一躍功成的可能。這變成瞭晚清以來,士人心心念念的故事。
評分終於齣新版瞭
評分史書自古便分為義理、考證兩類,楊先生此書以微言大義、抒發感慨為長,並不是傳統的實證史學。楊先生師承陳旭麓先生,新陳代謝一說貫穿全書,從鴉片戰爭一直論述到新文化運動,其中涉及瞭近代所有重要事件,文字典雅,注重鋪陳,不在通俗易懂之列。然而在書寫中長於抒發情感,卻短於考察事物發展的前因後果;對事件的發展結果論述明確,卻又不自覺地陷入曆史決定論的陷阱之中。結構上稍顯散漫,不少文章更像是史學漫筆。相較於羅誌田《權勢轉移》,史學功力便略顯不足。
評分咋說?我覺得觀點很突齣,很新穎,論證的也很充分。但這個語言也太華麗拗口瞭吧,每段內容我幾乎都要讀兩遍,總是害怕自己沒理解到啥。哎,三星半吧……
評分主要是學習詞匯
晚清的士人與世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