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学,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诗文与诗文批评,主要研究领域是古代诗文评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古代文体形态研究。著作有《晚明小品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旨永神遥明小品》等及论文多篇。编著有《晚明文学思潮研究》《中国文体学与文体史研究》《中国文学的文体选择与记忆》《中山大学与现代中国学术》、“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丛书”等。
发表于2025-02-07
晚明小品研究(修订本)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晚明小品三题 ——读吴承学《晚明小品研究(修订本)》 “晚明小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离不开20世纪二三十年代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提倡。简单说,五四新文学是晚明小品研究的起点。但我们得承认,晚明小品之所以有此地位,首先还在于它的艺术成就。近三十多年来,作为闲适读...
评分淡化传统,增强诗意——读《晚明小品研究》有感(1181字 ) 作者:苇眉儿 在晚明文学发展史上,小品文占有很大的比重。说到底,小品文其实代表的是晚明文学所具有的那个时代的鲜明特色。 先来普及下小品文的概念。顾名思义,一个小一个品,是指的体制短小、轻俊灵巧、真情流露...
评分淡化传统,增强诗意——读《晚明小品研究》有感(1181字 ) 作者:苇眉儿 在晚明文学发展史上,小品文占有很大的比重。说到底,小品文其实代表的是晚明文学所具有的那个时代的鲜明特色。 先来普及下小品文的概念。顾名思义,一个小一个品,是指的体制短小、轻俊灵巧、真情流露...
评分中国古代文人视诗文创作为正统,古人常言: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可见诗文是表达文人志向和思想的重要载体。散文在先秦两汉兴盛,经由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一度兴盛,但在词曲、小说、传奇等通俗文学的冲击下,诗文也很难保住自己的地位。自宋以来,诗文的数量上...
评分吴承学在《晚明小品研究(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中对晚明小品的文学背景和文化土壤、艺术风格、题材内容等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对诸家作品也作了细致的评说,可惜的是论题一多,重点就不容易突出,或者是不敢下论断。或许也是我翻书太过浮躁,没有深入品尝的缘...
图书标签: 古典文学 吴承学 晚明 文学研究 文学史 文学 明清史 中国
小品文源流久远,至晚明而极盛。本书深入探讨了晚明小品的文学传统、文化土壤、作家、流派、文化品格、文体创造等方面,勾勒出其发展线索、思想情趣与艺术形态上的特点以及在古代散文与现代散文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历史地位,实事求是地指出晚明小品的长处与弊端,客观地评判晚明小品的价值。同时从晚明小品在晚明、清代、海外以及当代的接受情况,考察其历史影响。作者把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结合起来,从个案分析逐步上升到总体的理论概括。作者颇重艺术感受,笔下常蕴诗情,深得古人小品旨永神遥之趣。本书是晚明小品研究领域的代表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与现代文学史都有参考价值。
(补标?2018)去年3月因专业事烦心,多赖此书回复元气
评分能对自己的研究对象进行批判性地分析,这难能可贵。胡适、冰心、徐志摩的作品像公安派清新透明而不厚(可徐哥哥明明有点黏),俞平伯和废名则像竟陵派难懂却正是好处。林语堂、施蛰存、周作人大倡小品文,性灵把对了,可鲁迅的反对才更符合时代精神。正如杜诗云:“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评分写得好呀。本书在有关晚明小品研究中的地位,尤其是鲜明的「文体意识」,使之成为该领域的经典之作,也是代表之作,对此,潘静如的《晚明小品三题——读吴承学<晚明小品研究>》一文已有充分阐发。而本书之妙,还妙在(如作者跋说的)「夫壮岁为文,每若宿构,御风而行,朝发暮至,淋漓快意,而不暇他顾。」这种轻灵之气,正是一位优秀学者在人生的黄金年代所有的朝气,也是8、90年代中国学界的朝气。
评分极好。
评分写得好呀。本书在有关晚明小品研究中的地位,尤其是鲜明的「文体意识」,使之成为该领域的经典之作,也是代表之作,对此,潘静如的《晚明小品三题——读吴承学<晚明小品研究>》一文已有充分阐发。而本书之妙,还妙在(如作者跋说的)「夫壮岁为文,每若宿构,御风而行,朝发暮至,淋漓快意,而不暇他顾。」这种轻灵之气,正是一位优秀学者在人生的黄金年代所有的朝气,也是8、90年代中国学界的朝气。
晚明小品研究(修订本)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