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鴻,1986年生,安徽嶽西人。201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係,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暨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為魏晉南北朝史和中古民族史,已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文史》、《民族研究》等刊物發錶研究論文近20篇。
本書從政治體視角齣發,嘗試為理解古代華夏提供一條新路徑。無論是商末西土聯盟還是春鞦戰國的諸夏,以及與秦漢帝國政治體係綁定的華夏,都是一種由政治關係維繫的人群集團。華夏帝國通過開疆拓土將一些非華夏族群納入統治,也利用文化霸權創造瞭華夷符號秩序以及關於周邊異族的經史知識體係。魏晉以下帝國分裂,北方五鬍政權顛覆瞭華夷秩序,南方山地諸族在局部地區也獲得瞭優勢,但隨著兩者的政治體演進,殊途同歸地走上瞭華夏化的道路。
發表於2025-02-02
能夏則大與漸慕華風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這本書以一個全新的視角——政治視角下去研究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華夏與華夏化的內涵。通常的研究都把華夏視為一個“民族”或者“族群”然而“民族”是近代中國纔引入的概念,梁啓超、孫中山等人對民族的理解都有所差異。梁啓超較早意識到歐美國傢的民族-國傢模式與中國傳統的...
評分本書梳理瞭從商周到南北朝時期“中國”或者說“華夏”這一身份認同的産生和發展,對現代人理解中華民族的早期建構過程有很好的幫助。 讓我印象最深深刻就是作者關於網狀結構的提法,不僅能夠幫助人理解曆史,也能更好地認識當下。經過春鞦戰國和秦漢早期,中原地帶已經形成瞭一...
評分中國的主體民族漢族,曆史上也常被稱為“漢人”,這一點人所共知。不僅如此,在傳統的白話口語中,還有諸如“漢子”、“老漢”、“好漢”、“一條大漢”、“惡漢”、“癡漢”這樣的說法,以“漢”指代成年男性。“漢”在中國,經曆瞭從天河(天漢)變為江河(襄漢),又從江河...
評分最近下車間瞭,晚上八點下班,但同時參加瞭武漢地區的讀書活動,所以就隻能每晚讀一點,讀後再迴顧一下,摘齣一些結論性的話作為打卡的記錄,雖然每一句話背後隱藏著許多重要的史料證據與詳細的辨析,這也是本書的精彩之處,囿於時間與精力,就留待我以後迴味吧。 7.16 第一章 ...
評分作者在寫各篇時的著力點都很討巧。因為史料背後的真實太難搞,所以作者索性著眼於“史相”。這樣一來,論證就容易很多,因為即使不知道史料背後的史實是什麼,書寫史料者的態度卻是很明顯的,書寫史料的意識形態也是明顯的。作者用瞭這個思路,很好厘清瞭不少概念問題。比如第...
圖書標籤: 曆史 民族史 中古史 華夏化 曆史學 中國古代史 鬍鴻 政治學
鬍鴻老師的書滿足瞭我對於一部優秀的秦漢魏晉南北朝史論著的所有期待。
評分利用James C. Scott 、王明珂、羅新的概念工具搭建瞭一個宏大而富有解釋力的框架, 並填充以精妙的考證論述,行文有章法,整體非常精彩。內容以魏晉南北朝為核心,上溯先秦,下抵滿清,熟練運用人類學、政治學、語言學、經學、歷史地理學知識,作者自謙“鼯鼠五技”,可謂多纔多藝。博論起點甚高,共拆齣2篇《歷史研究》,1篇《中國社會科學》,1篇《中國史研究》,1篇《文史》,1篇《新史學》。
評分鬍老師的這篇論文,係統的分析瞭中國華夏體係的形成過程。從周的有夏到秦漢帝國的對外擴張,華夏的符號正式形成。中間幾章則是從星象學、經學分析瞭夷夏之辨。最後作者選取瞭十六國這一典型時期,從“史相”和“史實”入手,闡明瞭十六國的漢化過程。
評分鬍鴻老師的書滿足瞭我對於一部優秀的秦漢魏晉南北朝史論著的所有期待。
評分鬍鴻簡直就是“全能戰士”,這本書各章的研究方法無一相同者:從嚴謹的製度史考訂,到細密的文本爬梳,再到符號學的引入,及至斯科特“佐米亞高地”的活學活用,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能夏則大與漸慕華風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