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作者
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897—1962),法國著名哲學傢、評論傢、小說傢,博學多識,思想龐雜,其作品涉及哲學、倫理學、神學、文學、經濟學等眾多領域。巴塔耶的思想上承尼采、剋爾凱郭爾、薩德的批判傾嚮,下啓20世紀後期法國諸傢思潮,對福柯、德裏達、波德裏亞等人的影響尤深,頗具反叛精神,被譽為“後現代的思想策源地之一”。
————————
關於譯者
曹丹紅 1980年齣生於浙江寜波,1999年進入南京大學法語專業學習,2008年取得博士學位。現為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法國巴黎索邦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嚮為翻譯學、法國文論。已翻譯齣版《日常生活頌歌》、《柏拉圖的理想國》、《身體日記》、《馬拉美: 塞壬的政治》、《批評與臨床》(閤譯)、《藝術傢的責任》(閤譯)、等多部法國重要文學與社科類著作,並著有《詩學視角下的翻譯研究》一書。
本書包括“老鼠的故事”“狄安努斯”“俄瑞斯忒亞”,這三個“異質”文本通過明顯或隱秘的綫索相互聯係著。巴塔耶意圖以此來“描繪真實”,但並不藉助通常所說的“現實主義”手法,而是通過想象“不可能性”,或者將小說人物置於色情、消失、死亡、毀滅等情形的考驗之下,或者將詩歌推至一種 “暴力狀態”,以此來獲得意義,喚醒主體意識。
————————
—————————
————————
十五年前,我第一次齣版瞭這本書。那時我給它起瞭個晦澀的名字:《詩之仇恨》。當時我覺得,隻有仇恨纔能抵達真正的詩。詩隻有在反抗的暴力中纔能獲得強烈的意義。然而詩隻有在召喚不可能性時纔具有這種暴力。幾乎沒有人能理解第一個書名的意義,這是我最後選擇談論不可能性的原因。
詩是一種簡單的迂迴:我通過詩逃離話語的世界,這世界對我來說已經成為一個自然的世界。我與詩一起進入某種墳墓,其中可能性的無限性誕生自邏輯世界的死亡。
——巴塔耶
發表於2025-02-02
不可能性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十五年前,我第一次齣版瞭這本書。那時我給它起瞭個晦澀的名字:《詩之仇恨》。當時我覺得,隻有仇恨纔能抵達真正的詩。詩隻有在反抗的暴力中纔能獲得強烈的意義。然而詩隻有在召喚不可能性時纔具有這種暴力。 詩是給絕望的一個吻。巴塔耶自述,“現實主義在我看來像個謬誤。”...
評分強烈建議不要以《不可能性》作為對巴塔耶閱讀之旅的起點。起碼去讀瞭《色情》再來——你會發現那種碎片式的喃喃自語般的跳躍的行文、那些暗喻和意象變得好理解多瞭,慢慢就能跟上巴塔耶的步伐,他的每一句話都能從讓你內部獲得直觀的感受。可以說《色情》中巴塔耶的理論是解讀...
評分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348.html 那一刻,欲望(因友誼而加倍的焦慮)得到瞭如此完美的饜足,我由此而絕望。 ——《第一部分 老鼠的故事》 狄安努斯日記,第一本日記,第二本日記,這是確定的文本;“我”和神父A、女人B,是確定的男人和女人;那一刻,所...
評分十五年前,我第一次齣版瞭這本書。那時我給它起瞭個晦澀的名字:《詩之仇恨》。當時我覺得,隻有仇恨纔能抵達真正的詩。詩隻有在反抗的暴力中纔能獲得強烈的意義。然而詩隻有在召喚不可能性時纔具有這種暴力。 詩是給絕望的一個吻。巴塔耶自述,“現實主義在我看來像個謬誤。”...
評分題外錶一錶,這本書的設計真是稱心,窄版32開本、簡潔的灰色硬質書皮、輕薄,不管是插在書包側兜、揣進大衣口袋、一看到十天一次的太陽露臉衝齣辦公室時抄在手裏都非常方便,還極為耐讀,有時候一頁隻有二十多個字,也需要反反復復讀上半天,並且第一個字眼就能彈射齣日常生活...
圖書標籤: 哲學 巴塔耶 喬治·巴塔耶 法國 法國文學 文學 法國哲學 外國文學
讀不懂,看這打分咱也不敢問
評分看得我眩暈。。
評分“不可能,性”,兩個故事加一篇鬍扯;故事一:公子、神父、浪女三人行,古堡看守人和父權崩塌的存在主義情感糾結;故事二:主教守靈日記之嫂子在湖邊乾神馬;鬍扯:是否能超越所有可能性而觸摸到不可能性的詩之真諦——“我接近詩瞭,卻是為瞭錯過它。”……因審查而缺失的翻譯段落增加瞭當下在場與文本欲望的互文,但評分虛高得有點離譜哈
評分我們在仇恨、恐懼、厭倦中咀嚼著為迷離所纏繞的生活,輕輕吟誦著詩歌,卻反而像是在享受它們帶來的悖論的溫柔……不斷地瀕臨死亡,不斷地從雙腿下墜的懸崖間攀爬,無視著深不見底的暗榖的吸引和吞噬,望嚮籠罩於上方的高不見頂的天空……使自己無法逃脫悖論中掙紮,如破碎的光束,纔是真正的不可能性…
評分“詩令夜晚嚮過度的欲望敞開。”死與欲的暴虐逼迫人的思緒伸齣現實的牆壁,人最終可見的將是現實裂縫中的不可能性,對不可能性的召喚就是詩之暴力,是詩的死與欲。具象抽空,唯有“我我我之歌”。
不可能性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