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布努艾爾(Luis Buñuel,1900—1983),西班牙國寶級電影導演,被譽為“超現實主義電影之父”。從1928年創作拍攝第一部超現實主義電影傑作《一條安達魯狗》到1977年拍攝最後一部影片《欲望的隱晦目的》,他的電影藝術生涯長達半個世紀,導演的影片有多部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奬、嘎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奬、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榮譽。
電影大師布努埃爾親述迴憶錄。從童年到老年,從中世紀的迴憶到超現實主義運動的講述,從巴黎夢幻到夢幻好萊塢,從墨西哥的動蕩歲月到重返西班牙,時間跨度近百年,穿插影片數十部。迴憶錄徐徐展開瞭一幅20世紀的畫捲,呈現瞭獨特的超現實主義魔幻世界和塞納河畔半個世紀的人文風情。
發表於2025-02-02
我的最後嘆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以下語錄統統摘自《我最後的嘆息》: 1.沒有記憶力的生活不算生活,正如沒有錶達力的智慧不能稱之為智慧一樣。 2.我齣生的村鎮一直處於中世紀狀態,這種情況延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那是一個孤立靜止的社會,階級劃分的標記明顯。勞動者對於上層人士及地主的尊敬與馴服代代...
評分在大師的口中,曆史上一些驚心動魄、蕩氣迴腸、影響深遠的故事被描述的像平常的傢事一樣,還有他的那一幫超現實主義朋友們,都好像是摘掉藝術巨人桂冠的平常夥伴,他們有人之常情,有喜怒哀樂,有見異思遷,有見利忘義,讓我感覺到我以前心目中他們的形象非常片麵,並沒有把他...
評分這兩天又翻齣瞭這本五年前看過的書 我對著書架說 給我指齣條路吧 為我現在這樣混沌的生活 於是我又拿到瞭他 記憶裏最深的印象是這老頭說 我不會要求上天讓我青春永駐 我隻想他給我個健康的肺 讓我可以繼續抽煙喝酒 又讓我有瞭大學時的感覺 感知的是自己 遠離的是那些狗屁的製度...
評分世界是由各種偶然構成的,於是我認識瞭你。 我一直不知道我於你隻是一棵大樹上一片普通葉子般的存在而已。 永恒的隻有一件事叫做遺忘,我跟你說再見的時候你都走遠瞭。 貌似很消極,整的我很消極。 再見,再也不賤,哥們。。。
圖書標籤: 電影 傳記 路易斯·布努埃爾 路易斯•布努埃爾 西班牙 迴憶錄 自傳 布努埃爾
我時常為電影的博大精深而感到震撼,路易斯也不齣意外地讓我驚呼:電影原來還可以這樣!讀完布努埃爾的一生的同時也不禁為他的文筆所贊嘆。極其平淡的語言帶你進入他的世界,然後激烈地展開他有趣而刺激的人生,臨結尾時帶有一絲孩子氣地娓娓道來我喜歡什麼又厭惡什麼,最後,疲乏瞭,迴到瞭不得迴避的問題——死亡,“我腋下夾著報紙,麵色蒼白,蹭著牆邊迴到墓地。在重新長眠之前,我看看世界上發生的不幸,然後心滿意足地躲在墳墓幽靜的隱蔽之處”。ps.看完這本書長知識瞭,原來電影的發展曆程中還經過這樣一個階段:從無聲到有聲,為瞭在不同國傢發行使得電影拍攝時需要將同樣的內容換不同語言的演員拍攝多遍。在此之前的無聲電影隻需要替換字幕就好,在此之後纔齣現瞭譯製。
評分稍微樸實平均主義瞭點,對於一個大師導演的那些驚心動魄的電影來說
評分路易斯·布努埃爾(1900-1983),在成為電影大師之前,他是一位詩人。從西班牙到巴黎,文學、藝術,然後是新浪潮的電影,伴隨著性觀念從保守到開放。這樣的時間和地點,我們大緻能明白是什麼樣的文化和環境熏陶瞭他的超現實主義電影風格。首部作品《一條安達魯狗》(1929),與達利閤作劇本,大獲成功。1930年,訪美,結識卓彆林等人,後迴西班牙,經曆佛朗哥時期政治風雲,晚期主要在西班牙,有時穿梭巴黎與好萊塢,《白日美人》(1966),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20世紀最好的電影時光與文藝風賞都留駐於簡淡的筆墨,雖然直敘平鋪,文學性一般,仍有吸引力。19章“贊成與反對”,很有意思的一份清單,布努埃爾討厭博爾赫斯,認為他拿腔拿調,還認為斯坦貝剋不過是舉國之力捧齣的作傢,哈哈哈,吐槽瞭一堆名人。
評分#補標 2019#
評分喜歡布努埃爾的誠實,喜歡他描繪的他的時代的歐洲以及墨西哥,還有那個時代的電影往事,僅此。
我的最後嘆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