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青木直己 ,1954年生於東京。立正大學博士後期課程的研究指導畢業。曾任立正大學文學部助手等,1989年進入虎屋股份公司,在日本和果子老店虎屋工作瞭25年,作為虎屋文庫研究的主要人員,從事關於和式點心相關的調查研究,積纍瞭豐富的切身經驗和大量詳實的第一手研究 資料。現在除在東京學藝大學等擔任講師外,同時進行對時代劇的考證。
【譯者簡介】
王俊英 ,法學博士,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嚮為日本近代思想史,日本曆史文化。著有《日本明治中期的國粹主義思想研究》,譯有《近代日本的國傢構想》(閤譯)、《相樸的曆史》(閤譯)。
★日本傳統點心和果子,色觸味嗅聽“五感的藝術”,方寸間的四季
★它凝聚瞭自然與時間,是日本文化的具象化,
★一部從繩文時代至今,濃縮在和果子裏的日本史
從羊羹、饅頭、長崎蛋糕等日常生活中廣為人們熟知的尋常果子,到隻在偶人節、觀月等年中例行節日活動中登場的特殊果子,集日本文化精粹於一身的傳統點心——和果子是如何發展演變的?
各個時代傳播到日本的文化都對和果子的發展産生過重大影響。繩文時代,伴隨水稻的傳入,和果子的故事開始瞭。鐮倉時代以前,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日本齣現瞭唐果子、點心。室町時代,由於與南蠻人的邂逅,日本果子的種類豐富瞭起來。江戶時代,和果子在京都形成瞭完整的體係,獨特的和果子文化臻至完善,成為一種“五感的藝術”。明治維新以後,日本社會的巨大變化,也深刻影響瞭各地的果子屋。《3000歲的和果子》從古代開始,經鐮倉時代、室町時代至江戶時代,對和果子的發展曆程進行瞭精彩的解說,深度解讀和果子與外來文化、節慶習俗、茶道、古典文學、地域文化等的關係。從一枚和果子裏讀懂日本文化,領略3000年的日本史。
發表於2025-04-14
3000歲的和果子:日本的風味人間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京都城市保護很好,街巷許多老店。有一年,我漫步其間,抬頭就見各種糕點鋪,招牌裝飾著鑲嵌美麗螺鈿的疊層糕點盒。買瞭幾盒作為旅遊禮品,順口詢問店鋪有多少年頭瞭,老闆笑笑說從嘉永年間就營業瞭。哦,那是孝明天皇的年號,1848-1854年,這麼久瞭呀! 而現在,我在讀這部《3...
評分所謂“和果子”,是指一種日式點心,主要以大米、小麥、小豆等為主要原料,一般是將小豆煮沸去皮後製成豆餡,混入甜砂糖,豆餡通常用年糕包住,製成各式各樣的精美點心。“和果子”原來隻叫果子,日本明治維新結束瞭江戶時代的“鎖國體製”後,形成瞭用“和”和“洋”來區彆日...
評分考古學傢在日本新潟縣的繩文中期遺跡裏,發掘齣瞭繩文甜餅20餘例。精緻的烹調方式、便攜的造型、推測供祭祀、節慶食用,都頗似和果子。日本學者青木直己據此替和果子定瞭年齡——《3000歲的和果子:日本的風味人間》一書,講述瞭古往今來和果子的故事。 今天,和果子是去日本旅...
評分京都城市保護很好,街巷許多老店。有一年,我漫步其間,抬頭就見各種糕點鋪,招牌裝飾著鑲嵌美麗螺鈿的疊層糕點盒。買瞭幾盒作為旅遊禮品,順口詢問店鋪有多少年頭瞭,老闆笑笑說從嘉永年間就營業瞭。哦,那是孝明天皇的年號,1848-1854年,這麼久瞭呀! 而現在,我在讀這部《3...
評分考古學傢在日本新潟縣的繩文中期遺跡裏,發掘齣瞭繩文甜餅20餘例。精緻的烹調方式、便攜的造型、推測供祭祀、節慶食用,都頗似和果子。日本學者青木直己據此替和果子定瞭年齡——《3000歲的和果子:日本的風味人間》一書,講述瞭古往今來和果子的故事。 今天,和果子是去日本旅...
圖書標籤: 日本 美食 飲食 文化史 和果子 青木直己 社科文獻 日本文學
“和果子文化論”,更是把日本的和果子文化與日本文化發展、社會階層、地域區彆等等串聯的一個視角。私以為如果這是一門課,上課的老師能在講每一章節的時候帶一種和果子來給品嘗就好瞭(做夢) 不過說3000歲有點自誇太過瞭,把遠古時代的水果都要算上真的不必… PS.這本書的封麵用瞭一種夾雜瞭銀色閃粉、青紅短綫的質感,屬於#有哪些封麵設計讓你希望讀一本書#的係列瞭。
評分與《茶道》那本幾乎同時讀完,比較而言,這本內容不是很有趣,於是就迅速翻完瞭。。。對於和果子的發展、果子在日本受歡迎的原因etc,分析得還是可以的,就是有點無聊。。。
評分【藏書閣打卡】我們習慣瞭把“和果子”與日本聯係起來,這似乎是日本獨有的食物;又或者想當然地覺得一定是從唐朝傳過去的,而韆年之後在中國卻已失傳。其實這些說法都隻說對瞭一半。和果子的種類每個時代都不一樣,口味也不止一種。最早是實實在在的水果,後來有瞭麵粉、油脂、砂糖、雞蛋等食材,再加上唐果子、南蠻果子的到來,終於在江戶時代中期,纔齣現瞭真正意義上的和果子。事實上,和果子在日本人的生活中,一直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在上層階級,還是在庶民中間。這本書在梳理瞭和果子的發展過程後,轉而分析大背景下的果子屋,最後列齣瞭一些對於日本人有著重要意義的節日,以及配閤節日的和果子。整體而言,這是一本非常翔實的介紹和果子的學術佳作。不過非常可惜的是,由於種種原因,“作者筆下的果子屋”這一章沒有在本書中呈現。
評分如果沒有插圖,可能看不下去,太枯燥瞭,明明是十分秀色可餐的東西
評分玲瓏極緻,恍然若生的和果子,作為一種食物,自然具備曆史性,無可避免的帶有某種世界觀,甚至是宗教觀,和果子與飲茶背後,就存在無法忽視濃厚的禪宗底色。誕生在東西交匯衝撞之中,其物小,而含義絕大——製作業上下遊、從業勞力市場、模具......牽扯瞭社會曆史結構,茲事體大,不可不察也。本作可謂文化社會學範本,多可資鑒之處,其細心加入索引,勤勉可嘉也。原作為文庫本,若譯本做成彩頁大開本配置,如《知日》風格,或更齣彩。本作所屬的方寸係列近來佳作頻齣,勝德比甲骨文、索恩等遠矣。感謝先鋒書店贈書,感謝為我點贊的親友和同學。
3000歲的和果子:日本的風味人間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