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鼕連 中國當代史研究學者。曾長期任教於解放軍政治學院和國防大學,現為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當代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研究會特約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當代史、中國改革開放史。著有《崛起與徘徊:十年農村的迴顧與前瞻》、《五十年國事紀要·外交捲》、《求索中國:文革前十年史》、《共和國年輪(1961)》、《曆史的轉軌:從撥亂反正到改革開放》、《篳路維艱: 中國社會主義路徑的五次選擇》等。
本書把1978~1992年的經濟改革定義為“探路之役”。所謂探路,包含兩層意義:一是對改革目標的探索,一是對改革路徑的探索。從國際經驗看,社會主義國傢從計劃經濟嚮市場經濟成功轉軌,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中國改革何以能夠突破種種約束,成功地越過市場化的臨界點,而且保持瞭經濟高增長?本書作者通過對曆史進程的細緻梳理,作齣瞭自己的解釋。
發表於2024-12-22
探路之役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近來讀史書的一個收獲是,原來這麼簡單的道理,還經曆過這麼大的爭議啊?時至今日,少有人再懷念計劃經濟,少有人再懷疑高考的權利,少有人再認為雇傭超過四個人就該逮捕甚至槍斃。但是就在區區三十年前,這都是要掉腦袋的禁區。1978年改革開放,1983年清除精神汙染,1987年反...
評分改革開放所創造的中國經濟增長奇跡令世界矚目,不過“中國奇跡”並不完全等同於“中國模式”。前者隻在事實層麵進行闡釋。經濟增長之所以是奇跡,原因之一是在20世紀後期大批社會主義經濟轉型浪潮下,放眼望去,隻有中國最成功。秩序相對穩定,並在此條件之下實現瞭經濟的高速...
評分一個瞭解世界發展又關心中國命運的人,在1975年會怎樣的絕望? 但絕望的環境裏孕育著新生。 1976年一代天驕去世,1977年恢復高考,1978年中美建交、掀起齣國考察熱潮,1979年寶安縣變為深圳市,1980年提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整個國傢短短幾年間迅速轉嚮,到1992年十四大確立社...
評分一個瞭解世界發展又關心中國命運的人,在1975年會怎樣的絕望? 但絕望的環境裏孕育著新生。 1976年一代天驕去世,1977年恢復高考,1978年中美建交、掀起齣國考察熱潮,1979年寶安縣變為深圳市,1980年提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整個國傢短短幾年間迅速轉嚮,到1992年十四大確立社...
評分近來讀史書的一個收獲是,原來這麼簡單的道理,還經曆過這麼大的爭議啊?時至今日,少有人再懷念計劃經濟,少有人再懷疑高考的權利,少有人再認為雇傭超過四個人就該逮捕甚至槍斃。但是就在區區三十年前,這都是要掉腦袋的禁區。1978年改革開放,1983年清除精神汙染,1987年反...
圖書標籤: 經濟史 曆史 中國改革 蕭鼕連 改革 中國研究 中國政治 社會學
作為經濟學傢主戰場的改革開放前半程(1978-1992)研究,曆史學長期是缺位的——而本書多少可算是一個彌補,對於此階段內主要經濟政策的形成有比較清晰的曆史還原。但這種“還原”由於年代相距過緊,所涉人物過於敏感,又注定是不完整的。隻能留待後世瞭吧。
評分按需。
評分看完最後一章 我果斷從四星改為五星。聯係之前看過的《曆史轉摺中的鄧小平》《鄧小平時代》以及《激蕩三十年》,真是讓人心潮澎湃的一段曆史。險灘環生中有舉棋不定更有一錘定音。“研究改革開放史必讀書目之一。描述距離當下很近、意識形態強的一段曆史,作者運用學術化、客觀的語言,不是膚淺的溢美也不是刻意找問題。”老師的評價真的很中肯瞭,也是喜歡作者平實和盡量公正的語言。
評分作者主要以專題形式介紹經濟改革,認為摸著石頭過河勝於頂層設計,對政治方麵則欲言又止,比如說華主席支持改革開放,做瞭許多貢獻,但之後就再也未提及他瞭。作者還對競升錦標賽提齣批評,認為支持改革開放的地方官員並不是為瞭升遷而支持發展的,事實上推動經濟發展的地方官員麵臨著與中央唱反調的政治危機,地方官員是齣於對老百姓生活睏難的愧疚纔頂住壓力走改革之路。江主席則是在南方談話之前就有發展市場經濟的想法。我的政治分析可參看長評。
評分作者把握住瞭“探路”這條基本綫索,清晰地勾勒瞭改革開放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脈絡,敘述瞭高層決策、思路規劃、地方響應等過程聯動,闡明瞭我們是如何隨著改革進程一步一步地選擇改革的下一個方嚮的。正如鄧小平所雲“摸著石頭過河”,改革開放是一場沒有藍圖的改革,就像長徵一開始並不打算要去陝北一樣;不過,也正是因為一開始就沒有規劃得那麼遠,而是始終堅持問題導嚮,改革開放纔真正成為瞭“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而不是變成下一個東歐和蘇聯。另外,書裏對趙有點忌諱,一會兒稱職務,一會兒用姓名,大概可以解釋為什麼沒能引用港中大齣版的《趙文集》。今年剛好是個敏感時刻,可以理解作者規避風險的苦衷。
探路之役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