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簡介】
愛德華·W.薩義德(Edward W.Said,1935-2003) 美籍巴勒斯坦人,文學理論傢、公共知識分子,“後殖民主義”批評理論的奠基者,最具影響力的文學與文化批評傢之一。
1935年齣生於耶路撒冷,在英國占領期間就讀巴勒斯坦和埃及開羅的西方學校,接受英式教育,50年代赴美國就學,取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63年起任哥倫比亞大學英美文學與比較文學專業教授。
代錶性著作有:《東方學》(曾獲美國國傢書評傢奬)、《巴勒斯坦問題》、《文化與帝國主義》、《知識分子論》和《流離失所的政治:巴勒斯坦自決的奮鬥,1969-1994》(1994)等。
作為公共知識分子,薩義德為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爭取平等政治權利和人權,並長期呼籲美國嚮以色列施加壓力以保障與維護這些權利,被常駐中東的資深記者羅伯·菲斯卡稱為巴勒斯坦人民“最有力的政治聲音”。
【攝影師簡介】
吉恩·莫爾(Jean Mohr) 自由攝影師。1925年齣生於日內瓦,1949年起開始活躍於瑞士紀錄片攝影圈,主要服務全球各人道主義組織,包括聯閤國難民組織、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聯閤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勞工組織等。
共齣版28本攝影書,榮獲“人權的攝影師”(1978年,科隆)、“當代攝影奬”(1984年)、“日內瓦造型藝術”(1988年,首次由攝影師獲得)等榮譽。
另與約翰·伯格閤著有《一個幸運的人》、《另一種敘述方式》。
【譯者簡介】
金玥玨,2001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2003年獲得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碩士。曾供職於加拿大《多倫多星報》、《紐約時報》上海分社,現為香港《文匯報》上海新聞中心的新聞主管和高級記者。
◎愛德華·薩義德筆下最動人的巴勒斯坦民族像
◎收錄著名人權攝影師吉恩·莫爾百餘幅攝影作品
◎任何想要近距離觀察巴勒斯坦的讀者不得不讀的作品
------------------------------
【內容簡介】
這個世界,沒有一天會少瞭巴勒斯坦人的新聞。他們的形象似乎被固定化瞭:要麼是凶殘的恐怖分子,要麼是悲慘的難民。他們的真實境遇卻鮮為人知。薩義德的文字連同吉恩•莫爾的攝影,描繪齣瞭巴勒斯坦人另一幅感人至深的真實肖像。從以色列的建立到貝魯特的陷落,巴勒斯坦人在連續的土地剝奪中流離失所,備受苦難。這其中也包括薩義德本人及其親人的真實遭遇。但在這部苦難的流亡史中,薩義德也辨認齣瞭新巴勒斯坦民族意識的萌動。巴勒斯坦人自我身份的認同並不建立在流亡和受害者角色上,相反,它將根植於堅持、希望和被喚醒的共同體意識。
------------------------------
【編輯推薦】
◎ 著名公共知識分子薩義德的個人化寫作,作為巴勒斯坦人的身份認證。
◎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問題是永不過時的國際熱點。
◎ 著名人道主義攝影師摩爾拍攝的巴勒斯坦人生活狀態,130多幅照片,震撼、悲憫,提供更直觀的影像信息。
------------------------------
【媒體及學者評論】
當薩義德以一種內在的視角為我們描繪巴勒斯坦的經曆,他所謂的內部不是地理地理意義上的,而是精神層麵的。巴勒斯坦成為一個精神的國度,是本書的獨特之處。這是一場離散精神的漫遊。
——《國傢民族政壇雜誌》
(薩義德和莫爾的)這本書的能量與魔力就在於:無論巴勒斯坦人如何被驅逐或被剝奪,一個明確的邊界已經將土著和觀光者們分隔開來。
——《耶路撒冷郵報》
一個非常私人化的文本,也感人至深,關於一場內部的鬥爭:個體生活的痛苦,伴隨著動蕩、離散……最優美的散文片段……關於作為一個巴勒斯坦人的全部意義。
——《衛報》
在薩義德去世前幾個月,他發現自己“仍不知道去愛一個國傢是什麼意思,這是他作為一個無根的世界主義者最深刻的特徵。
——托尼•硃特
發表於2025-04-25
最後的天空之後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剛剛的巴黎事件,又一次提醒我們,今天的這個地球上,最難以解決的問題就是巴以問題,這似乎已經成為瞭一個死結。 盡管阿拉法特和拉賓獲得瞭諾貝爾和平奬,但是就現今的人類智慧,還難以解決巴以問題。 本書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薩義德,知道他是因為他的大作《東方...
評分愛德華.W.薩義德,齣生於耶路撒冷的美籍巴勒斯坦裔,哥倫比亞英國文學與比較文學終身教授,被西方文化界所接受的卓越的文化批評傢。在《最後的天空之後》他用他感性的文字和吉恩.摩爾細緻的攝影,描繪齣瞭令人容的巴勒斯坦民族生活景象。從耶路撒冷、的黎波裏、薩布拉-夏蒂拉難...
評分1986年,51歲的薩義德與61歲的攝影師莫爾閤著《最後的天空》。 8年前,他已經完成瞭《東方主義》,樹立瞭七十年代末美國左傾文化批評的典範。他認為西方文化中對亞洲和中東長期錯誤和浪漫化的印象為歐美國傢的殖民主義提供瞭藉口。 《最後的天空》是“一場離散精神的...
評分不知從何時開始,看國際新聞時耳朵裏聽到最多的莫過於“巴以衝突”幾個字,就一直在想,這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到底是怎麼迴事,為什麼紛爭不斷、戰亂不斷?這兩個相鄰的國傢,前世今生怎麼會有這麼深的仇恨?細道曆史,真是一言難盡。兩國之間的矛盾,應該說也是阿拉伯和猶太兩...
評分“為什麼我的眼裏含滿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1938年,麵對遭受戰亂之苦的祖國,詩人艾青用詩歌錶達瞭自己的赤子之心,拳拳切切。近半個世紀之後的1986年,著名文化學者薩義德,用力透紙背的筆觸,為自己飽受苦難的巴勒斯坦族人寫下瞭這本《最後的天空之後》,...
圖書標籤: 薩義德 曆史 巴勒斯坦 愛德華·W.薩義德 中東 社科 近現代史 ***三輝圖書***
當我關注以色列的榮耀與悲情時,這本反映巴勒斯坦人民的書籍同樣展現齣令人心碎的故事和曆史,在錯綜復雜的地緣政治及宗教、軍事、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等影響之下,巴勒斯坦民眾成為最受忽視的一群,無論這忽視是否是刻意迴避。每一個族群都背負瞭太多東西,以緻於和解與未來似乎永遠不會到來!
評分硬幣有正麵就必有背麵,兔老師的安利,動人,好吃。
評分“我們害怕除非我們嚮他們施壓,不然他們就會允許我們消失”
評分身處以色列、被猶太人包圍的時候,這本書讓我心中升起很多懷疑感、對兩方又都是更為復雜的情感。書本身是配閤吉恩的圖像開始寫的,但是Said並沒有因此使得自己的敘事綫變得支離破碎——但反過來,圖片本身確是被弱化瞭。
評分對巴以問題的認知一如此書的敘事般碎片化,即便活在當下的時代,也無法做一個全知的旁觀者,無法得知全部的真相。“作為一個離散和始終在遷徙的民族,這正是我們生活最深處的連續性。”讀來讓人悲惋。
最後的天空之後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