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勵(1887一1969),原名嘉森,字士林,號立齋,彆署“世界室主人”,筆名君房,江蘇寶山(今屬上海市寶山區)人。6歲入私塾,12歲考入上海江南製造局廣方言館,20歲東渡扶桑,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學修習法律與政治學,後又留學德國學習哲學。張君勱是近現代的著名學者,早期新儒傢的代錶之一,提倡復興儒學,而一生徘徊於學術與政治之間,在近現代中國政治史和文化學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主要著作有《新儒傢思想史》、《義理學十講綱要》、《明日之中國文化》、《儒傢哲學之復興》、《民族復興之學術基礎》等。
本書分為國傢民族本位、修正的民主政治、國傢社會主義下之計劃經濟、文化政策等五編,追思歐美列強的近代曆程,曆數其治道而求政道;標舉人物以探尋思想,由經濟、政治和法製,到文化、教育與信仰;自解析其結構與功用,進叩其價值與審美。
發表於2025-02-02
政製與法製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南方周末發瞭篇文章《人權為憲政基本》,以紀念中華民國47憲法的首倡者之一張君勱先生,這位曾被譽為“中國憲政之父”的政治學、憲法學前輩,在49年去國之後,負笈海外,以“新儒傢”而嚮世界宣傳中華文明;但在大陸,除瞭在中國憲法史的課堂上偶爾被提及,卻幾乎成為又一位...
評分南方周末發瞭篇文章《人權為憲政基本》,以紀念中華民國47憲法的首倡者之一張君勱先生,這位曾被譽為“中國憲政之父”的政治學、憲法學前輩,在49年去國之後,負笈海外,以“新儒傢”而嚮世界宣傳中華文明;但在大陸,除瞭在中國憲法史的課堂上偶爾被提及,卻幾乎成為又一位...
評分南方周末發瞭篇文章《人權為憲政基本》,以紀念中華民國47憲法的首倡者之一張君勱先生,這位曾被譽為“中國憲政之父”的政治學、憲法學前輩,在49年去國之後,負笈海外,以“新儒傢”而嚮世界宣傳中華文明;但在大陸,除瞭在中國憲法史的課堂上偶爾被提及,卻幾乎成為又一位...
評分南方周末發瞭篇文章《人權為憲政基本》,以紀念中華民國47憲法的首倡者之一張君勱先生,這位曾被譽為“中國憲政之父”的政治學、憲法學前輩,在49年去國之後,負笈海外,以“新儒傢”而嚮世界宣傳中華文明;但在大陸,除瞭在中國憲法史的課堂上偶爾被提及,卻幾乎成為又一位...
評分南方周末發瞭篇文章《人權為憲政基本》,以紀念中華民國47憲法的首倡者之一張君勱先生,這位曾被譽為“中國憲政之父”的政治學、憲法學前輩,在49年去國之後,負笈海外,以“新儒傢”而嚮世界宣傳中華文明;但在大陸,除瞭在中國憲法史的課堂上偶爾被提及,卻幾乎成為又一位...
圖書標籤: 張君勱 法學 政治學 政治 新儒傢 政製與法製 法律 近現代史
沒啥意思。
評分重讀
評分《立國之道》有刪節本
評分第一編《國傢民族本位》和第二編《修正的民主政治》值得一看。
評分張君勱的文筆和纔華是毋庸置疑的,原來的書名《立國之道》更契閤一些,畢竟是張君勱作為資産階級民主黨派代錶人物對三十年代的中國設計的政治方案。張君勱這一“徘徊於學術與政治之間的”人物。我對於書中國傢民族本位的一些觀點從曆史分析民族建國的覺悟印象比較深刻。不是大眾主流的讀物,但還是值得一讀的。文字有些參雜文言文,需要批判眼光細細讀。
政製與法製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