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02
代沟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社会学 人类学 玛格丽特·米德 代沟 米德 文化 学术 结构人类学
代沟,ISBN:9787800141058,作者:(美)玛格丽特·米德著;曾胡译
米德说的“代沟”是20世纪60年代的特殊产物:老一辈失去先锋带头作用,所持的传统文化被轻易挑战;年轻人也失去学习对象,知道了上一辈的错误性却不懂得如何重构。这是60年代世界剧变所致的惊慌失措,技术飞速发展却无相应文化续接。这困扰在70年代逐渐消散,因为人们开始只关注自己,而非世界
评分由于是讲稿,感觉很多问题没有展开。米德施图在三种文化模式的意义上把握代际的问题,着眼点是二战之后的欧美各国的现实语境。在米德眼中全球化并非一定会造成灾难,可能也预示着新的文化的可能。前半部分比较清晰,后半本就有点情怀党的味道了……但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二战之后是否真如她所言产生了不可逆的代际冲突,还有这些文化模式如何在非欧美国家具体考察?
评分读完第二遍,开始准备博士论文开题。
评分上世界70年代的话题在今天还是有用的,因为青年还是怒气冲冲,长辈还是舍不得放下权力,他们制造代沟却不想沟通不想填平。
评分米德其实与里斯曼有相似之处。里斯曼在《孤独的人群》中认为,传统社会的人是传统指向的,自动接收代代相传的价值、制度典章和行为方式;老中产阶级是“内在指向”的,关注个人的意念,并坚韧不拔地追求实现这种源于家庭和个人内在期待的雄心壮志及其带来的荣誉感,新中产阶级是“他人指向”的,以同时代人作为自己个人指向的来源,这充分表明了新中产政治意识的缺乏。米德用不同的术语定义了三种人及其文化,‘未来重复过去’型,是后象征;‘现在指导未来’是‘互象征’;谈及年长者不得不向孩子学习未曾有过的经验的文化类型时,用‘前象征’这个词。后象征接近里斯曼的传统指向的人,互象征接近他人指向的人。里斯曼认为他人指向导致政治冷感,但米德则持反面观点,它认为正是‘互象征’才导致了激烈的代际冲突。她想通过代与代的沟通使代沟无害化。
代沟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