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法国著名的作家、医生、学者、精神分析学家,被誉为自笛卡尔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之一,是“法国的弗洛伊德”。
译者褚孝泉,1954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1987年毕业于法国普罗旺斯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语言学、语言学思想史、符号学等。在国内外出版多部学术著作,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近百篇学术论文。
发表于2025-02-02
拉康选集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1981年9月9日,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在巴黎的一所医院里逝世,他的死讯立刻成了第二天法国所有的报刊电台电视台中播出的重要新闻。从邻近的意大利到远隔重洋的美国日本,西方世界其他国家的传播媒介也纷纷发消息刊评论。在所有这些用各种语言发表的消息和评...
评分用了两天的时间翻了一下,大概的印象就是精神分析+解构主义语言学+主体客体等等,拉康文风可能本来就晦涩但是翻译真的太有问题,太难读了,以致于之后读康德都觉得太爽了。 收获很少。对于我来说,主要抓主体能指语言客体这些要素,以备分析主体和他者。 拉康的语言观念和解构...
评分摘 要: 拉康在运用各种知识深入反思“无意识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时,出于各方面地考虑改造了语言学,引入了信息论、控制论、博弈论和拓扑学中的概念,对无意识的结构进行了迂回、全面且深入地探索,并且形成了一套独有的跨语言的文体。这不仅使得拉康的思想对于知识结构较单一...
评分存在主义的话题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存在主义也许只是凤毛麟角,最好还是拜读一下这本书,也许需要几个月,几年,或者更长。
评分摘 要: 拉康在运用各种知识深入反思“无意识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时,出于各方面地考虑改造了语言学,引入了信息论、控制论、博弈论和拓扑学中的概念,对无意识的结构进行了迂回、全面且深入地探索,并且形成了一套独有的跨语言的文体。这不仅使得拉康的思想对于知识结构较单一...
图书标签: 拉康 哲学 精神分析 心理学 法国 现代哲学 Lacan Jacques
《拉康选集》是拉康对其代表作品的选编,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拉康主要的理论学说,也可以感受到其文字的隐晦艰涩。
《拉康选集》出版后被译成英文、德文、日文、西班牙文等多国文字,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巨大影响。中文版最早由上海三联书店于2001年出版,断版已久,此次重版对译文进行了修订。
本书汇集了拉康一生最主要的学术研究论文,涉及精神分析领域的方方面面,其每一篇论文的发表,不仅在法国,乃至在英美学界都引起极大的震动和反响。
拉康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法兰西化,从语言学出发来重新解释弗洛伊德的学说,其提出的诸如镜像阶段论(mirror phase)等学说对当代理论有重大影响。
拉康在精神分析学史上第一个给予这门学科以哲学根基,他的思想渗入到哲学、文学评论、语言分析等邻近学科。法国作为欧洲精神分析的主战场,拉康的学说,无疑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欧洲学人。
翻译水平一个字,渣!
评分内容虽然一样,读着就是比盗版和影印版顺畅
评分镜像理论看得我好愉悦啊!但是,这翻译太南了,好多处读不通,语法也有问题,还考验断句,我太南了
评分草草结束,来日再战。
评分二月三打,时隔多年终于再版,比啃电子版或复印版感觉好太多。个人觉得难度最大的是“无意识中文字的动因或自弗洛伊德以来的理性”和“关于被窃的信研讨会”(借此重新发现爱伦坡的魅力)两篇。拉康对主体性的重视,对镜像阶段(作为想象界和象征界的中介)的自我确证的论证,很难不让人想到马克思的关于彼得的“人到世间没有带着镜子”的比方,换言之,人的确证是“互证”,或用拉康的话来说,人需要借助他人(母亲,和闯入镜中的第三者的父)确证自身主体性。与此同时,拉康也翻转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主体理论,把语言(取代了力比多)看作主体性构建的关键,因为语言意指系统和主体意指系统的相似性,进入语言也就是进入象征和社会秩序。
拉康选集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