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1953年生於上海,1970年至1978年輾轉贛南與蘇北農村插隊落戶,其間自習繪畫。1978年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深造,1980年畢業留校,1982年定居紐約,自由職業畫傢。2000年迴國,現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組畫》,近年作並置係列及書籍靜物係列。業餘寫作,齣版文集有:《紐約瑣記》《多餘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續編》《荒廢集》《外國音樂在外國》《笑談大先生》《歸國十年》《草草集》《談話的泥沼》《無知的遊曆》,以及《局部》係列等。
與陳丹青重訪文藝復興
1.5億人次觀看,豆瓣高分藝術紀錄片《局部》內容全收錄
翻越達·芬奇、米開朗琪羅與拉斐爾,仰望意大利濕壁畫
本書是陳丹青視頻節目《局部》第三季的講稿,作者尋訪意大利教堂、修道院,聚焦凝固於牆上的濕壁畫。“文藝復興三傑”常被比作高峰,作者卻將“次要作品”與它們的創作者娓娓道來:“大名鼎鼎”的喬托與師傅“牛頭”契馬布埃,落拓不羈的馬薩喬與氣息高貴的馬索利諾,可敬的烏切洛與可愛的老利皮,阿西西聖方濟各教堂的弗朗切斯卡與美第奇-裏卡迪宮的戈佐裏,以及那些無名的工匠……韆百幅濕壁畫既是君王與臣民的教科書,又是圖像的狂歡。在不用透視法的中古時代,這些工匠顯示瞭繪畫的另一種維度,另一種理性,更飽滿,更開放,更接近現代性。藝術不是進化鏈,不要以為越是後來的藝術,越是好。
發表於2025-04-28
局部:偉大的工匠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在《迴顧展的迴顧》一文中,陳丹青談到歐洲上半時的繪畫傳統是小孩子的看。“小孩怎樣觀看呢,即自發的,但非‘科學’地狀物的欲望,例如隻看物象輪廓(用簡單的綫條‘錶意’),而且是局部地看(畫左眼時不顧右眼,畫後麵時不顧前麵等等),諸如此類。” 局部英譯,Local Pers...
評分五年三季,四十四集,從畫室漫談去烏鎮,遠至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再造訪古城意大利,《局部》越做越精,但三季節目的豆瓣評價人數卻從兩萬、一萬跌到不足一萬。陳丹青想必會說,視頻時代,沒人離得開視頻,但不一定需要《局部》,大眾對藝術的熱愛也真正有限。現代人有多難...
評分 評分陳丹青老師齣的新書《局部:偉大的工匠》文字寫的還不錯,但是圖片的質量太差瞭。如果以畫冊數量居多的藝術書籍,還是美術齣版社會更專業,讀起來更喜歡。這個定價跟紙張質量不成正比,有點失望。理想國的畫冊,以後購買,需要三思。用m係列的譯從書的規格模式來做藝術書,開本...
評分當我親身站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內,被幾韆年以來人類藝術的珍寶所包圍,纔真實地感受到瞭那種衝擊力。精神上的震撼所帶來的暈眩幾乎是生理性的,時間、空間消弭瞭,意識想要掙脫齣肉身的束縛,與美融為一體。我幾乎同時體會到瞭優美與崇高,這是藝術給我最直觀的感受。 有人認為...
圖書標籤:
比看視頻好多瞭,很多話和畫在視頻裏就幾秒鍾,現在可以好好揣摩仔細看細節瞭!誰說齣書是為瞭再圈錢?不齣書纔浪費瞭那麼多超清大圖!
評分最愛的一季《局部》,想重遊意大利,去看那些濕壁畫。陳丹青說:“如果你覺得不好,我就頭撞牆。” 不不,如果我覺得不好,我去撞牆。
評分大幅大幅的彩圖,好過癮。一次次驚嘆,怎麼能畫得這麼好。正如陳丹青說的,如果你說它不好,我一頭撞在這牆上。
評分看《局部》第一季的時候,我想,我不再奢望畫齣華麗精美的畫瞭。到瞭第三季,我對圓熟精巧真的失去瞭興趣。看畫隻是為瞭看看畫畫的那個人,究竟有沒有魔法。
評分高清投屏刷瞭幾遍還念念不忘,通勤路上又迴聽音頻,閱讀則是另一種體驗瞭。因為書有重量,物理的存在感強化瞭某種擁有感,哪怕隻是印刷品,哪怕隻有局部。
局部:偉大的工匠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