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真实的世界设计

为真实的世界设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维克多·J.帕帕奈克(Victor J.Papanek,1923—1998)

设计师、教育家、作家,以其前瞻性的观点和设计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广泛声誉。帕帕奈克积极倡导对社会及生态负责的设计理念,并在其职业生涯中将该理念运用至诸多具有人文关怀的设计项目,曾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大量设计工作,被称为“世界公民”。他的诸多理念被当代设计师奉为设计实践的准则。他的著作包括《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为人的尺度设计》和《绿色律令》等。《为真实的世界设计》已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是全世界读者最多的设计著作之一。

周博(译者)

博士,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设计史、艺术史及视觉文化。出版专著《现代设计伦理思想史》《中国现代文字设计图史》,译著《20世纪的设计》《为真实的世界设计》《运动中的视觉》等5部,主编《设计真言:西方现代设计经典文选》《字体摩登:字体书和中国现代文字设计的再发现(1919—1955)》。曾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等。

出版者:
作者:[美] 维克多·J.帕帕奈克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524
译者:周博
出版时间:2020-11
价格:6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773765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在本书中,维克多·帕帕奈克犀利且毫不避讳地指出设计领域里的诸多“无用设计”,提出设计应与“真实世界”相连接的新观点。将设计放置在整个社会远景中,则设计必须有意义,要为人的“需求”而不是“欲求”设计,要为多数人的需求服务,要为人类与环境的未来发展服务。帕帕奈克首次提出了设计伦理的观念,细致描绘设计与社会责任、生态环境、思维方式间的勾连,他对“设计目的”的解释成为现代设计理论的一个重要起点。

本书是维克多•帕帕奈克最重要的著作。该书于1970年出版后,以其开创性的理念和对当代设计文化的尖锐批判,引发设计界的阵营对立和论战。作者思想锋利,观点极具前瞻性。迄今为止该书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成为传阅度最广的设计书籍之一。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创造的个体以一种十分自我的方式表达自己,他们以牺牲观众或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这股风潮像癌细胞一样从艺术开始,迅速波及大多数的手工艺门类,最终也影响到了设计。”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平面设计还是工业设计,哗众取宠(设计界的术语是:创意)似乎是最先被人...  

评分

推荐给自认为在做设计的人都读一读,帮助自己想想三观是不是需要做些调整…… 很难想象这是一本写于1970年的书,而且直到今天,书中提及的那么多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更为严重。 好好地想想什么是更值得去做的,以及设计师应该具有怎样的神经、视野和能力。 看完后确实更加迷茫...  

评分

撕下了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设计思维和理念的虚伪的面具。全书一直在强调,为“需求”而不是“欲求”设计。这就是一种共产主义的经济发展思路,要求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定程度的自律,遏制自己不必要的欲求,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其实真理就这么简单,真正解...  

评分

今年读过的书中最喜欢的!真心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读到这本书。 按页码顺序 以多为美,已大为美,以奢为美,感官刺激的时空符号取代了启迪精神家园的艺术。——柳冠中 设计的对立面是混沌。 只有一种职业比工业设计更虚伪,那就是广告设计。 贫穷是发明之母。 诚实地使用材料从来...  

评分

设计的本质不只是商业,简单来说,设计应该帮助人类解决问题,让人类变得更好.中国这么多年设计都走不出来正是因为国内的为利益而设计的氛围太过恶劣,相比一些理念,为利益而设计太简单,所以很多人觉得为一些理念而努力不切实际,的确,接受切实际的人都在妥协赚钱,而为理念...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多时候会感慨这本几十年前的书的前瞻性,当经济利益是唯一的尺度的时候,我们失去的实在太多了。

评分

讨论现实问题的文章总不过时,一般不是文章写得好,而是问题还在。书核心的观念有的已经成为常识和规范,有的依然是当今设计界急剧争论的焦点。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书中批评的一些现象愈演愈烈,甚至司空见惯,成为新的共识。

评分

要么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么就去挣钱

评分

要不是书中一再提及美国,我还以为作者是个法国人。很有启发性的一本书。

评分

设计通识教育书籍,关于设计的本质、设计的目的、设计的方法都做了诠释,在作者身处的美国七八十年代物欲纵横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宝贵,尽管个例有其时代局限性,但设计原理[及人、创造、边界]放到今天的国内市场同样适用,cheers for a minimum inventory, maximum diversity world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