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作家布克哈德·施皮南在《书情书》中讲述了爱书之人对于纸质书的迷恋。他开篇明言,自己“不想挖空心思去搜罗各种新鲜的理由为纸质书辩护”,而事实上,在神经科学与心理学领域,业已存在大量研究证实了纸质书的种种优点,只是这些并不新鲜的科学结论并未充分面向大众传播。喻柏雅(@私享史)在《纸质书何以延续至今》中探讨阅读和记住一本书所涉及的各种神经科学与心理学机制,从中对纸质书与电子书的差异及优劣进行比较,最后指向那个终极问题:在数字阅读越来越流行的今天,如何看待纸质书与电子书的未来。
2017年9月13日,2017年11月4日-6日,纪录片《文学的故乡》摄制组分别在纽约、河南省延津县西老庄村和塔铺中学,与刘震云进行现场访谈。导演张同道跟作家聊故乡,聊文学,共同梳理作家的写作脉络。
刘震云写过很多故乡的作品,他迷恋结构的力量和质朴的写作,认为结构能充分显示作家伟大的创造性,而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比丰厚还要多的意蕴很难。作者就是要听那些说话没地方的人,被世界忽略的声音,他在这个世界上听到了什么,想说什么,想替谁说什么,后面有极大的、整个世界的沉重的、欢乐的、愤怒的、无言的,像地下的火浆一样的力量和背后的道理。
康泰森是一名摄影记者,从八十年代开始就喜欢到街头巷尾拍照,混迹在人群中,低调、不张扬、静心观察、迅捷出手,获取心仪的瞬间。他认为,纪实摄影作品就是随着年代的久远而越看越有味,他想拍出老百姓的精气神儿,尽量把小事拍得风趣、幽默并有些内涵。《日常有戏》里选登了康泰森从2009年到2018年十年间拍摄的三十余张生活小品,展现他眼中有趣又具有当代特征元素和符号的生活场景。
邹来权老人是辽宁丹东人,在《战火边的童年》中回忆了七十年前自己六七岁时,抗美援朝期间在国内大后方的生活。钻防空壕躲飞机、帮志愿军缝改衣服、搞卫生大扫除、吃饭上学唱儿歌写慰问信……都是生活琐事,却又温暖无比。
田宏科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跟“网贷”扯上关系,直到2018年6月的一天,他从成都回西安,进家门只看到女儿一人在家,老婆不辞而别跋涉千里去“买菜”。《网贷深渊》里记录了田宏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如何从网贷的局外人到救援人,从深陷其中到崩溃绝望,从抑郁麻木到生死挣扎,再到重回阳光下的过程。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场方程完全基于思想实验,是物理学最有魅力的方程之一,在其发表一百年后,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终于第一次探测到引力波。当年爱因斯坦曾困惑于宇宙空间和引力场模型缺乏合适的数学语言,后来发现问题几乎六十年前就已被德国数学家黎曼建立的非欧几何所解决。贾辉军从欧几里得《几何原本》里的第五公设入手,讲述经由一代代数学家的不懈努力,非欧几里得几何学何以萌芽并发展。
《正确的“天足”与“天乳”》是收藏家王宇清借由自己收藏的清末民初月份牌广告画,对民国初期兴起的“劝禁缠足”(天足)和“禁革束胸”(天乳)风潮的另类解读,月份牌画这一常见物品,如何体现又迎合着时代思潮。
阅读一篇文章、一本书之前,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有份预期。如果在预期之内,便会产生共鸣;如果超出预期之外,则会异常惊喜;如果没有达到预期,则会失落,甚至沮丧。 预期本身是套路加身的,这个套路包含多种元素,比如一个人的天性、原生家庭、阅历、职业、身份、惯性思维方式...
评分读这种文章,快感迭起,时有高潮,虽然并不太懂。一个科学问题,几代人思考、探索、解决,有些人错过,有些人跑偏。这当中,有科学家的智慧、性情、命运,也有胸怀、格局、热血。他们毕生为之奋力拼搏的目标,都成功进化成了当下科技驱动的日常生活里毫不起眼又貌似理所应当的...
评分《读库2006》,等了好久,终于在年前拿到了,还是像以往一样,迫不及待的在拿到书两天后读完了 。 第一篇《纸质书何以延续至今》,关于纸质书何以延续至今这种话题,编者留意很久了,终于遇到了合适的不是以感情用事而是以生理学的角度去探讨的。在现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
评分读这种文章,快感迭起,时有高潮,虽然并不太懂。一个科学问题,几代人思考、探索、解决,有些人错过,有些人跑偏。这当中,有科学家的智慧、性情、命运,也有胸怀、格局、热血。他们毕生为之奋力拼搏的目标,都成功进化成了当下科技驱动的日常生活里毫不起眼又貌似理所应当的...
评分《纸质书何以延续至今》里分析了电子书无法取代纸质书的理由。翻阅纸质书包括了触觉和运动觉的作用,辅助了记忆,电子书阅读方式单一,记忆不够深刻等等。电子书在便捷,查找笔记等方面确实拥有纸质书不可比拟的优点,但是如果电子书的功能仅限于在屏幕上阅读的话,它依旧无法...
读的第一本读库,有点惊喜。缜密的论述、文人的思考、平实的摄影、历史的切片。万万没想到,离开院校已久的我居然还会去读数学,并真的试着去理解。 感谢私享史领进门。
评分第一次买读库,先是拆开快递看到那小巧精致的装帧,拿在手里也超级舒服。主要看了前五篇。普通人谈话背后蕴藏的结构智慧、拍摄普通人的日常、自我救赎与成长的父亲、普通人的记忆值得诉说。看完之后对每个故事的印象深刻刚好就是纸质书那一篇阐述的内容。??
评分《纸质书何以延续至今》:从各种角度解释纸质书为何仍流行,从生理、心理等方面探寻,实乃新奇。《刘震云和他的延津世界》:作家刘震云的肺腑之言,有些观点没有被删实属侥幸,如关于特定历史阶段的思考。《日常有戏》:没想到日常生活的摄影,有时是如此妙趣横生。《战火边的童年》:抗美援朝时期,丹东某少年的人生记忆。《网贷深渊》:作者白描网贷对家庭及个人的狂风暴雨般的影响。《非欧几何平话》:终于了解了非欧几何的简史。《正确的“天足”和”天乳”》,凑数之作,月份牌倒好看。
评分很难得,难得的一期读库里所有的文章的主题都感兴趣还能都读的下去,堪称近年里质量最高的一期读库。刘震云的主题好,丹东抗美援朝的主题好,纸质上的主题更好,网贷那篇软弱的主人公的选题更好,这些好的选题给了我们对2021年的读库更好的期望。
评分读的第一本读库,有点惊喜。缜密的论述、文人的思考、平实的摄影、历史的切片。万万没想到,离开院校已久的我居然还会去读数学,并真的试着去理解。 感谢私享史领进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