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内康浩
中国史专家,在东京大学东洋史专业博士课程学习,北海道教育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代表作『「生き方」の中国史:中華の民の生存原理』(中译本书名《从前的中国》)。
宋刚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翻译研究中心主任,日中口述历史研究会理事,出版专著《中日近代文学比较研究》,译著《宫泽贤治童话集》等18部,发表CSSCI期刊等学术论文近3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等各类学术出版项目十余项。
发表于2025-04-18
从前的中国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中原。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 公元221年,刘备于成都称帝,史称“蜀汉”。 公元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隋”。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 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学习中,我们需要记住的,是一些时间点,在此时发...
评分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中原。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 公元221年,刘备于成都称帝,史称“蜀汉”。 公元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隋”。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 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学习中,我们需要记住的,是一些时间点,在此时发...
评分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中原。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 公元221年,刘备于成都称帝,史称“蜀汉”。 公元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隋”。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 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学习中,我们需要记住的,是一些时间点,在此时发...
评分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中原。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 公元221年,刘备于成都称帝,史称“蜀汉”。 公元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隋”。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 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学习中,我们需要记住的,是一些时间点,在此时发...
评分初见此书以为是讲古代中国的风土人情,结果翻开书页,看到的是一本博览古籍事典,想要议古论今,解答“现代人如何平安圆满度一生”这个宏大问题的书。 那么作者做到了吗?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并没有。论文导师告诉我们,写论文题目不要起得太大是有道理的。 我们来具体看看作...
图书标签:
★内容介绍
《从前的中国》是日本著名学者竹内康浩研究中国历史的代表作。竹内康浩以中国古代社会的家、家族为研究切入点,关注普通百姓的民生,通过个体与家族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重新描绘中国古代社会的普通民生层面(而非帝王将相)的生活百态和社会运行的历史。
如果将人类在各个时间点和空间点中做出的选择,用因果论进行连接,历史就会形成一幅脉络图。竹内康浩以古代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为观察视角,试图连接这些历史因果点,勾勒一幅从前中国人的生活画卷。这幅画卷中,人是有“私”和“公”维度的社会属性的,而这两个属性交织错杂、妙趣横生,从秦始皇到溥仪,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两千年。
在新时代的社会中,怎样才能让人生变得完美?怎样才能平安度过一生?需要如何思考?需要如何出世?作者认为这些疑问在古代中国史中都可以找到答案和启发。
日本人写的中国史,读起来浅显易懂,不费力气,挺有意思的。作者试图想做现代生活与中国古代人观念的比较与连接,探寻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但这部分做的并不是非常好,并没有找到作者的解答。
评分普及性读物,用来打破对传统的迷信应有功效。至于反过来用古人的“家”帮助现代人,立论就不太站得住脚了。
评分《从前的中国》这本书是一个日本学者,写中国社会的。从家与国两个角度的描写,家就是家族,国,则是官治。很透彻,很清晰。最喜欢本书的第八章和结语部分,非常中肯的提出来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日本人的学习,取精华去糟粕,值得咱们国人学习与反思。 日本作家的小说,我感觉普遍存在那种阴郁,而这本冷静客观的书真是少见。我反感日本文化,但是这本书,我打90分。
评分经典中的价值观,必然存在不平等以及上下等级秩序。有些书籍是以这些经典为素材著成的,如《现代孙子兵法》《菜根谭智慧》。若某公司员工发现老板喜欢读这类书籍,他们理应感到不寒而栗。
评分日本人写的中国史,读起来浅显易懂,不费力气,挺有意思的。作者试图想做现代生活与中国古代人观念的比较与连接,探寻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但这部分做的并不是非常好,并没有找到作者的解答。
从前的中国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