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勤,1952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1997年至1998年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志》、《风声·雨声·读书声》、《被遗忘与被批评的》,《思想史上的失踪者》等。
发表于2025-04-06
风声·雨声·读书声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80-90年代的思想文章选编,严格来说,也是上个世纪的思考,如今读来仍是有所裨益。文化大革命与法国的大革命的比较研究,文革思考,卢梭恋母情结的探讨,解构与建构之区别,对顾准之弟陈敏之的造访(又多了解了一些顾准,面对顾准的遗书,良知主导的泪水难以抑制,“...
评分抑或是称之为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的天敌,并不是铭刻在历史金柱的孔孟,希腊三贤或是伏尔泰卢梭等,而是你和我这种现代人,对其不求甚解,又指指点点。确实,这几辈的现代人,像嬉皮士一样聒噪过,像文青一样粗显思考过,却只满足于目光之所及的撒野戏谑,生命的问题从不是我们...
评分顾准,潘恩,张闻天的事迹令人感慨。对卢梭的分析深化了顾准的研究,很有启发。对新儒家的批评也打在了痛处,可与张灏,余英时两位的观点对读。这本书选取的文章问题意识在今天是有些过时了,而自由主义对国内知识分子而言也早已不再是大旱云霓。朱学勤先生属于典型的八十年代...
评分从这本书中看到了一个新名词——思想史。并不清楚它的学术范围,但是感觉它能解释许多历史的或是现在的些许疑惑。。。。 时至今日,我从来不都清楚文革到底发生了什么,也许是由于外部制约也许是内心桎梏,能够讲述这段历史的人要么是避而不谈要么是讲述些零星的片...
评分从这本书中看到了一个新名词——思想史。并不清楚它的学术范围,但是感觉它能解释许多历史的或是现在的些许疑惑。。。。 时至今日,我从来不都清楚文革到底发生了什么,也许是由于外部制约也许是内心桎梏,能够讲述这段历史的人要么是避而不谈要么是讲述些零星的片...
图书标签: 朱学勤 随笔 历史 思想 社会学 政治哲学 思想史 散文随笔
本书记载了作者带着“问题意识”问学十年的心路历程,既有甘坐冷板凳写出的学术文章,也有破门而出,剑锋直指时代命题的短论,书评,在一束意气风发的论述中,蕴涵着“笑着的”、“叫着的”、“哭着的”深度思想拷问。这些学理层面的思索,笔端常带感情,反映了一个思想史学者的真知灼见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对精神生命的自我淘洗和执著追求,在浮躁蔽日的当下显得弥足珍贵。
就像昨晚倒二里的台词“我突然发现那条分界线已经消失了”,这边是这边,那边是那边,从来没有可以跨过去的桥梁。虽然是作者八九十年代的文章,但行文里的反思和批判,在我看来,也不过是对他所批判的事的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关系,深为马列所滋养的人,无法推翻滋养的土地。
评分思想史上的失踪者,张闻天,文革,潘恩,我们需要拷问,这几篇写得不错,有的更是给我一个前所未有的角度看问题。卢梭,新儒家,顾准第二篇没太懂,我这方面确实太薄弱。
评分和陈老师一样 “读了就开了我的眼界”
评分读《思想史上的失踪者》一文,难掩内心激荡,走出图书馆到空地中间的圆形雕塑,倚着,低头很久。
评分@K815 书虽旧,理常新
风声·雨声·读书声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