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現峻(Sebastian Seung),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與計算機科學係教授。在人工智能和神經科學領域做齣諸多重要發現,多篇論文發錶於頂級學術期刊,學術成果得到《紐約時報》、《技術評論》、《經濟學人》等媒體的報道。公民科學共同體“Wired Differently”科學項目主管。2010年的TED演講“我是我的連接組”(I am my connectome)將連接組學帶入瞭公眾視野。
孫天齊,筆名蘇椰,科學傳播團體“科學鬆鼠會”成員,曾就職於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係,研究人工智能、神經係統建模,目前自主創業。譯有《艾倫•圖靈傳:如謎的解謎者》一書。
發表於2025-02-07
Connectome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在連接組學萌芽之前,顱相學對腦區的劃分和功能分析已有很久的沉澱,它依賴於原始的神經刺激和神經活動測量。較新的技術是MRI和fMRI無法從更精細的觀測,從而難以發掘更精確的神經組織結構與功能的關係。 連接主義建立在一個基本假說之上,即“一個神經元的功能,主要取決於它...
評分1.大腦內有1000億個神經元,每一個都嚮四周擴散分支連接起來,形成密密麻麻的網絡。 2.受到的刺激越強,連接就越強;刺激越弱或無刺激,連接就越弱。 3.技能的熟練本質上就是因為大量重復練習不斷強刺激神經元連接,最終使連接無比牢固。 4.每一個動作都是上一個神經元傳遞信號...
評分我們的大腦,我們的思維,還有我們的個性到底由先天還是後天決定,這是多年以來科學界爭論的話題,先天派祭齣的法寶就是基因組,而後天派的有力武器就是連接組。顯然對於普通人來說,連接組遠比基因組更為陌生,更為新鮮,也更為令人難以直觀想象,所以一本解讀連接組的科普讀...
評分我們的大腦,我們的思維,還有我們的個性到底由先天還是後天決定,這是多年以來科學界爭論的話題,先天派祭齣的法寶就是基因組,而後天派的有力武器就是連接組。顯然對於普通人來說,連接組遠比基因組更為陌生,更為新鮮,也更為令人難以直觀想象,所以一本解讀連接組的科普讀...
圖書標籤: 神經科學 neuroscience 大腦 認知神經科學 科普 腦科學 思維 Psychology
:無
評分超會打比方的
評分大部頭1
評分:無
評分If there's any breakthrough in the field of AI for the future thirty years, I believe it's not owed to model combinations and mathematical tricks. I may wager my career on this virtuous cycle: Let AI help us know more about the connectome, neuron types, and brain's learning rules. Let these discoveries, in turn, benefit the improvement of AI itself
Connectome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