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W・萨义德
(Edward W. Said)
1935年出生于耶路撒冷,在英国占领期间就读巴勒斯坦和埃及开罗的西方学校,接受英式教育,50年代赴美国就学,取得哈佛大学博士,1963年起任教哥伦比亚大学迄今,讲授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
萨义德著作等身,其中以《东方学》(Orientalism,1978)闻名遐迩,成为后殖民与后现代主义辩论的先锋。20年来,萨义德著述不辍,焦点扩及政治观察、文化批判,甚至音乐述评等范畴。与此同时他还以知识分子的身份积极投入巴勒斯坦解放运动,其学术建树和政治参与都很引人瞩目。
发表于2025-02-01
知识分子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他是一个流亡者---萨义德逝世一周年祭 题记: 2004年9月24日,萨义德逝世一周年我以为对于一个思想者,行动者的最好纪念是体验其思想并与之同行,在本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 有一种风行但完全错误的认定:流亡是被完全切断,孤立无望地与原乡之地分离。而...
评分读完萨义徳的《知识分子论》,才体悟得自己做为流亡者的一面。“大多数人主要知道一个文化、一个环境、一个家,流亡者至少知道两个... 流亡是过着习以为常的秩序之外的生活。它是游牧的、去中心的(decentered)、对位的(contrapuntal)。” 流亡,不同于流浪,因为流浪是漫无...
评分作为“流亡者”的知识分子 ——读萨义德《知识分子论》 □/徐强 “知识分子的公共角色是局外人、‘业余者’、搅扰现状的人。”萨义德如此概括1993年他在英国广播公司所作的瑞思系列演讲的主题。《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三联书店)就是这些演讲的结集。 如果要用更为简约...
评分从萨义德的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知识分子的定义是独立于社会而又惊醒这个社会,从地域政治学派抽离出来的个人不受影响的发表作为人个人的观点而不是代表一个群体利益的观点,才是他眼中的知识分子,这样的抽离和西方传统思想的物质意识二分密切相关,我们中国讲...
评分本书英文原名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这书名本身就不好译。这里有两个核心概念的联结,其一是Intellectual,其二是Representation。 首先,将Intellectual译为“知识分子”当然没有错。但是,作为在西方社会文化环境中所特指的一个人群,intellectual既不同于中...
图书标签: 萨义德 知识分子 文化批评 社会学 文化 哲学 知识分子论 人文
本书为萨义德总结近年文学、文化、政治批评的经验,对“知识分子”这一重要议题所作的系列反思。他尖锐地指出,在当今媒体发达、政治与学术利益交融的时代,所谓的知识分子已经是一种特殊专业,集编辑、记者、政客及学术中间人于一身。他(她)们身不由己,往往成为备种权力结构中的一员。反而在去国离乡的移民逐客中,在甘居异端的“业余者”、“圈外人”中,我们方能得见知识分子不屈不移卓然特立的风骨典型。
地图炮。虽然破除成见与民族主义、保障言论自由是启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萨义德老师大笔一挥让所有专业知识分子通通去当永不妥协的业余喷子还是让人菊花一紧啊。
评分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高,和班达的那本不是一个层次上的,虽然萨义德在里面还批评了班达。这本书大概就是说,我们需要一个既能有高超理智、判断力、正义感又有民族性、实践性、以及团体代言人。这就像中国人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是废话,谁不想要最好的~~
评分其实我觉得完全没必要搞到这么晦涩嘛,明明就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明的东西。看得我脑汁都快绞尽了……其实主要的point就是知识分子必须懂得独立思考、不依附于任何权力或体制、时时保持怀疑精神、不放松不妥协、永远抗争、为弱势群体发声。这都是很根本的原则问题,大部分人都能懂。让人敬佩的不是这本书有多高深艰涩(我真没看出有哪里写得特别好……或者是本人水平有限),而是萨义德的身体力行和他这个人所代表的一种操守。不喜欢学术书的最好就别像我这样挑战高峰了,会死人的。= =
评分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高,和班达的那本不是一个层次上的,虽然萨义德在里面还批评了班达。这本书大概就是说,我们需要一个既能有高超理智、判断力、正义感又有民族性、实践性、以及团体代言人。这就像中国人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是废话,谁不想要最好的~~
评分BBC瑞斯系列演讲。为毛线人家的公知是学院派学者或独立作家,而我们的公知是企业家?难道我们的对手是封建社会么?
知识分子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