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时,原籍安徽潜山,1930年生,香港新亚书院文史系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1987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讲座教授。2001年从普林斯顿大学退休。著作包括《汉代中外经济交通》(英文)、《后汉的生死观》(英文)、《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现代儒学论》等多种。
发表于2024-12-22
士与中国文化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在当代社会,中国人的信仰缺失问题被过多讨论。但对中国社会而言,信仰缺失本身却是一个伪命题。所谓信仰缺失,毋宁说是一种人类基本价值取向的缺失与模糊。 对基本价值的维护与推动,在宗教改革以降的西方社会体现为一种清教徒式的宗教使命感。由于近代以来西方基督教文明在世...
评分余先生在书中提到了一点是我有所启发。书中谈论循吏时提到文化秩序和政治秩序。在汉宣帝以前的循吏与以前是不同的,也就是书中所说的两种不同的“吏道”。春秋时政教分离,文化系统和政治系统不能相契合,因此,两者之间产生矛盾。在当时,统治者用文化力量巩固统治,同时,...
评分本書名為《士與中國文化》,實則上起先秦,下至1930-40年代現代知識人代士而起。作者考察了士人之簡史:先秦遊士,秦漢吏與師,魏晉南北朝名士和高僧,隋唐除了佛教徒還有詩人文史如杜甫韓愈柳宗元白居易,宋范仲淹到近代梁啟超。正如韋伯考察ideal type of social action,作...
评分余先生在书中提到了一点是我有所启发。书中谈论循吏时提到文化秩序和政治秩序。在汉宣帝以前的循吏与以前是不同的,也就是书中所说的两种不同的“吏道”。春秋时政教分离,文化系统和政治系统不能相契合,因此,两者之间产生矛盾。在当时,统治者用文化力量巩固统治,同时,...
评分(忘了大几了。) 《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 士为低等贵族,贵族和平民的交接点;封建秩序解体(贵族之后因灭国、政争失败等原因降为士、庶,庶民因战功等上升为士人),士人阶层壮大;春秋晚期四民社会成立,士人由最低等贵族变为最高级庶民;士人原在封建秩序中有固定职...
图书标签: 余英时 历史 知识分子 中国文化 文化 士与中国文化 思想史 中国历史
士在中国史上的作用及其演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决不是任何单一的观点所能充分说明的。但是无可争辩的,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自始至终都是士的中心任务。从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士与中国文化》所企图观察和呈现的是: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精神风貌。不用说,这当然只能是一种宏观的历史。但宏观若不能建筑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之上则将不免流于空泛而武断。因此《士与中国文化》不取通史式的写法,而是一系列的史学专题的研究。作者余英时在各历史阶段中选择了若干有关“士”的发展的中心论题,然后对每一论题进行比较具体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通过这一重点的研究方式以展示“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
顾颉刚先生说:“我国古代之士,皆武士也。”士农工商四民。惮用力者归儒,好用力者为侠。夫子述而不作,不敢舍器而言道也。道比势更尊。道更多是一种思想,势则是政治。中国的“士”和西方的哲学家毕竟各自形成了独特的传统。为什么循吏出现在汉帝国而不见于罗马帝国?非宗亲则结党,单身的士人不受重视。情发乎中,不能自已者。郭象《庄子注序》云: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达死生之变,而明内圣外王之道。弃儒就贾,为商而不为士。曳尾于涂。
评分怎么评价呢?读到了《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并没有传说中的神乎其神,甚至可以说有点失望……不过这样的尝试还是有益的。总之,没觉得余英时是什么阎步克比不上的高山,一如没觉得钱穆完秒田余庆一样……(我是故意差一辈写的……)
评分真心觉得余先生的序文写的最好
评分韓星老師史學前沿選讀。讀起來太順暢,哪裡不對。。。我對立論就表示懷疑——「士」,對應「知識份子」?最後一章重點讀了,對商人認識的演變與韋伯結合有意思。
评分文化史 士 士大夫
士与中国文化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