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发表于2025-02-07
哲学的慰藉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类似爱情的,他们是彼此的病症和痛”,夏宇在《上邪》里把爱情形容成一种病症。的确如此,世界上有一种因爱而生的病叫失眠,有一种失眠的病叫作神经病。恋爱的人经常不分昼夜不眠不休地焦虑、绝望、嫉妒、感到幸福缺失,这种充满挫折感的强迫性精神官能症会让人想不开或者只...
评分“不受欢迎、缺钱、遭遇挫折、被瞧不起、心碎、困顿的哲学心灵良方,六个哲学家的智能解决六种人生问题!” 合着这位是真把哲学当中药铺了,各家各派分门别类往小抽屉里一装,失恋了给开柏拉图卢梭煎服,日子过得不好就来二两斯多噶…… 若是哲学当真有这么功利方便好用,我倒...
评分哲学的慰藉 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y Alain Botton 资中筠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4 压力可能来自掌握生杀予夺之权的统治者,也可能来自世俗的无知和成见,还可能来自自己本身对名利的欲望,这些同样都是压制理性探索的死敌。 p序5 他自称大学时代只有两样追求:爱情和...
评分迷信了douban上众多溢美之词 虽然在卓越上看到的时候 曾有一句评论触目惊心 大概是说该书比较浅薄 不适合读过一些哲学书的读者 选择了两个篇章看完 关于苏格拉底和叔本华的 这书简单来说就是英国的余秋雨著作类 用一些哲学家的言论或事迹来解释他们面对某些困境如何获取慰藉 ...
评分看这本书的时候,十几年的好朋友家里发生巨变:新婚刚一星期,父亲竟在一天之内离世。 在ICU病房等消息的时候,在去医院的路上,在与朋友相拥而泣的时候,总是想起那个一手握山羊角,一手握舵浆的命运女神,想起了塞内加。命运女神你又在跟我们开玩笑是吗?不分好坏,不...
图书标签: 哲学 阿兰·德波顿 随笔 英国 西方哲学 哲学的慰藉 外国文学 英国文学
《哲学的慰藉(精)》是被誉为“英国文坛奇葩”的才子型作家阿兰·德波顿的重要作品,自2000年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全球畅销不衰。 在本书中,德波顿以其特有的英国式笔调引领我们进行了一次轻松的哲学之旅,典雅风趣,帮助我们走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蒙田、尼采、叔本华等大师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发现,人生的悲苦、困顿和欲望引起的烦恼在他们的智慧中可以找到慰藉。 德波顿认为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作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情貌略微相似的人,其共同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义——“爱智慧”。他们的共同爱好,在于就人生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他们的共同精神是不向世俗低头,坚持独立思考。 阿兰·德波顿编著的《哲学的慰藉(精)》的文字在译者资中筠先生看来是“简洁而优雅,机智而含蓄,能用小字眼就不用大字眼,深得英国古典散文的传承”,非常值得回味。
哲学家轶事小记。看来哲学流派是假,性格人品是真。
评分哲学家轶事小记。看来哲学流派是假,性格人品是真。
评分这本也是一样 根本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封面倒是都挺好看的
评分不太懂给特低分的...在我个人看来这本书写的很棒,即使没有深挖每个大家的思想,也基本刻画出了他们不同的处世观念和性格态度。 有豆友说作者好为人师?完全看不出来。我看这本书沉进去了都忘了阿兰德波顿的存在了。 另外也没觉得这本书全在写慰藉,更多写的是价值观人生观吧。 作为业余读点哲学的爱好者拿这个入入门有何不可。 (本来想吹爆,看到大家的短评被吓到了...但依然想吹爆。不是吹作者啊,是说这本书整个,它带给了我一些新启发。
评分还是那句话,哲学并不能给人智慧,或者换言之,所谓智慧从不是明白晓彻,不过是更深的自欺,是自我开解和与世界和解罢了。所谓慰藉,就是找到和解之路罢了。但我仍然深深地需要这一切,曲折之后,其实是路途本身让我忘了自己还在原点。
哲学的慰藉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