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发表于2025-04-16
哲学的慰藉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其实标题与内容无关. 书是在图书馆无意看到, 随手借来的. 开始就讲到关于苏格拉底的死. 不巧的是在那之前不久刚看过黑格尔对苏格拉底的死的解读, 再看这个就觉得有些不够味了. (不过小生也不了解情况, 到底哪个说的更靠谱一点也知不道了, 也没那麽大的兴趣去知道了.) 然后继续...
评分“类似爱情的,他们是彼此的病症和痛”,夏宇在《上邪》里把爱情形容成一种病症。的确如此,世界上有一种因爱而生的病叫失眠,有一种失眠的病叫作神经病。恋爱的人经常不分昼夜不眠不休地焦虑、绝望、嫉妒、感到幸福缺失,这种充满挫折感的强迫性精神官能症会让人想不开或者只...
评分我觉得中国人不需要哲学,或者极少需要。我们天生掌握对待生活的态度。几千年来,我们以最少的物质过最多的精神生活,换句话说,我们容易知足容易快乐。国产两大哲学,儒道流传了这么久,实其腹、虚其心(民以食为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儿子时想造反,当了爹就要后代听话...
评分近日读《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在家信中提到朋友吴竹如,说:“吾友吴竹如格物功夫颇深,一事一物,皆求其理。”这又让我想起明代“守仁格竹”的故事,放到今天,这样穷尽物理的人大概会被称为GEEK,美剧《The Big Bang Theory》里面的一群科学家就是典型代表。 ...
评分图书标签: 哲学 阿兰·德波顿 随笔 英国 西方哲学 哲学的慰藉 外国文学 英国文学
《哲学的慰藉(精)》是被誉为“英国文坛奇葩”的才子型作家阿兰·德波顿的重要作品,自2000年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全球畅销不衰。 在本书中,德波顿以其特有的英国式笔调引领我们进行了一次轻松的哲学之旅,典雅风趣,帮助我们走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蒙田、尼采、叔本华等大师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发现,人生的悲苦、困顿和欲望引起的烦恼在他们的智慧中可以找到慰藉。 德波顿认为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作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情貌略微相似的人,其共同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义——“爱智慧”。他们的共同爱好,在于就人生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他们的共同精神是不向世俗低头,坚持独立思考。 阿兰·德波顿编著的《哲学的慰藉(精)》的文字在译者资中筠先生看来是“简洁而优雅,机智而含蓄,能用小字眼就不用大字眼,深得英国古典散文的传承”,非常值得回味。
把哲学庸俗化地解释为对人生的慰藉,又用软塌塌的文字把大师们的思想消解成适合大众口味的心灵鸡汤,泛泛而谈,不疼不痒,这在本质上跟于丹对《论语》的解读没什么两样。真不明白这样一本所谓畅销书,为什么居然能跟柏拉图、马尔库塞等人的著作并列,出现在“译文经典”系列里。
评分一本挺小的书,是冲着资中筠老师来读的,分好几次勉强看完了。前面三章写得挺好的,闪光点比较多,后面两章有点看不下去,跳着看完了。
评分那些说哲学不能拿来给普罗大众带来慰藉的… 哲学是你生下来的?你是它亲妈?
评分《哲学的慰藉》今年读过的第二十四本书,德波顿的哲学随笔录,作者用深厚的学识积累和思辨能力作引,全篇串接到位,例证清晰,通过对六位哲学家的解读来慰藉平生,关于苏格拉底对真理的探寻,伊壁鸠鲁对生活的豁达,塞内加对现实的清醒,蒙田对观念的反思,叔本华对悲观的诠释,以及尼采对困难的解读。
评分那些说哲学不能拿来给普罗大众带来慰藉的… 哲学是你生下来的?你是它亲妈?
哲学的慰藉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