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鞦(1903~1987),號均默,原名梁治華,字實鞦,筆名子佳、鞦郎、程淑等,齣生於北京,祖籍浙江杭縣(今餘杭)。20世紀中國舉足輕重的文學評論傢、散文傢、翻譯傢。他學貫中西,擅長寫散文與評論,著作無數;在翻譯方麵也是成績斐然,尤以曆40個春鞦翻譯完成《莎士比亞全集》而傳為佳話。其主要著作有《雅捨小品》《雅捨談吃》《看雲集》《鞦室雜文》,長篇散文集《槐園夢憶》等;譯作有《莎士比亞全集》等;主編《遠東英漢大辭典》。
《雅捨談吃(最新修訂 插圖典藏版)》內容簡介:梁實鞦先生早年留學美國,迴國後任數所大學教授,主編過《新月》月刊及多種報紙副刊。創作以散文小品著稱,風格樸實雋永,幽默機智。著有《雅捨小品》、《鞦室雜文》,並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等。
《雅捨談吃(最新修訂 插圖典藏版)》分為吃在故鄉、吃在四方和吃東道西三輯,收錄瞭《鐵鍋蛋》、《酸梅湯與糖葫蘆》、《北平的零食小販》、《由熊掌說起》、《記日本之飲食店》、《豆腐乾風波》等作品。
晚上挑燈夜讀梁實鞦先生的散文,夜半三更看到湯包這段笑個半死: “天津包子也是遠近馳名的,尤其是苟不理的字號十分響亮。其實不一定要到苟不理去,搭平津火車一到天津西站就有一群販賣包子的高舉籠屜到車窗前,伸胳膊就可以買幾個包子。包子是扁扁的,裏麵確有比一...
評分記得高曉鬆曾經算過,按照一個人活70年,大概在世20000天,每天三頓飯,一生也就隻有60000頓可吃。拋齣睡過沒吃的早飯,減肥不能吃的晚飯,不知味的前十年後十年,能吃的也就不足40000頓。這這個算法醍醐灌頂, 讓我更是不敢虧待自己的舌頭和胃脘。 而梁老先生對於饞的釋義更妙...
評分寫吃寫齣濃濃的文化氣息。從做法吃法到背景淵源,盡顯名士風度。 無論你喜歡文學,還是喜歡飲食,或者喜歡文化……都能在書中得到滿足。
評分大概一周前,室友買迴瞭一個全自動電飯煲,晚上放入米和水,定時,早上起床就可以喝粥瞭。可是,很難吃!粥一點都不粘稠,幾乎就是熟飯粒熟豆子加清水的組閤,所以還是寜願早起40分鍾,用大鍋和普通電飯鍋熬上一鍋粘稠的粥。 現代人工作緊張,在生活瑣事上就貪圖快和便捷,我...
評分記得高曉鬆曾經算過,按照一個人活70年,大概在世20000天,每天三頓飯,一生也就隻有60000頓可吃。拋齣睡過沒吃的早飯,減肥不能吃的晚飯,不知味的前十年後十年,能吃的也就不足40000頓。這這個算法醍醐灌頂, 讓我更是不敢虧待自己的舌頭和胃脘。 而梁老先生對於饞的釋義更妙...
看瞭饞!
评分書是好書,不過雲南人民版本質量實在不敢恭維。
评分寫的很好
评分您談吃,我附庸風雅。
评分書是好書,不過雲南人民版本質量實在不敢恭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