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方法論》是德國著名法學傢卡爾·拉倫茨的一部重要著作,亦是法學理論方麵的一部經典著作。其主要介紹瞭十九世紀初至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期間,德國的法學理論及方法論。颱灣學者陳愛娥女士所譯的這版為節略後的學生版,目的是使讀者能夠從著者宏大的敘述中辨析源流,迅速獲得德國法學理論及方法論的印象和梗概。
正如第五版的“法學方法論”,六版也是以節略的“學生版”來發行的。節略的部分是論及曆史、批判性部分的前四章,其主要處理十九世紀初到一次大戰結束之間,德國的法律理論及方法論。縮簡後的陳述始於介紹本世紀初的利益法學及評價法學。該章及繼其之後的體係性部分,則未加變更的進入學生版中。
德國法學中的自明之理及其方法論上的進行方式,直到今天仍有很大的部分植基於19世紀的學術上,例如薩維尼,耶林及其後繼者的理論。因此,對於深入理解(包括今日的)方法論上的努力者而言,其仍是不可或缺的。學生版主要是為瞭滿足下述讀者的要求:他們希望能比較迅速地獲得一個梗概,因此有可能被遠遠“繞道”到19世紀的《法學方法論》篇幅所驚退。全文版及學生版都各有其購買者,由此顯示,對兩者的需求都存在。
發表於2025-04-23
法學方法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我是誰? ——《法學方法論》第二章讀後 諶洪果 由陳愛娥翻譯的這本拉倫茨的《法學方法論》1是該書的“學生版”,相對全文版來說,少瞭對十九世紀初到一戰結束德國法律理論和方法論曆史進行批判性閱讀的前四章。但即便如此,要想把本書讀完,體會其謹嚴透徹的分析及...
評分 評分我們常常以為,所謂的法律適用針對的是:對於特定案件事實,某個特定的法規範得否適用。例如幾個未成年人外齣共同遊泳,其中一個人不幸身亡的案件事實,可否適用《侵權責任法》第8條的規定。但是,這隻是法律適用的最後一個步驟,法律解釋其實早就開始瞭:案件事實是如何形成的...
評分第一,眼光需流轉往返於正文於陳愛娥君的序文,相為呼應。陳君的序對閱讀多有啓發的效果。 第二,需時時查閱近現代法學流派的學說思想,非此不能讀懂法學方法論的爭辯。特彆在於第一章。 第三,需比照民法案例條文,如王澤鑒君的民法學說與案例研究。通曉對法律規範的如何檢討...
評分第一部分 卡爾•拉倫次的時代簡述 卡爾•拉倫茨,生於1903年,卒於1993年,德國上世紀著名的民法學者,在民法領域,他的《德國民法通論》和《債法總論》為其奠定瞭泰鬥級地位。但是他不僅僅隻是一個傑齣的民法學者,如果這需要證明的話,《法學方法論》這本成書於上世...
圖書標籤: 法學 法學方法論 拉倫茨 法理學 法律 方法論 法學方法 法理
1. 關鍵是透過法條,尋找法條的價值評價標準,用此標準來評價待判案件;2. 如何尋找前述評價標準,解釋標準上有主觀標準(立法者意誌)和客觀標準之辯,拉倫茨主張摺中說;解釋方法上須先用字義和意義脈絡(體係解釋)來確定解釋之可能性,再依目的性解釋的方法尋找最終的標準。3. 但倘若遇到現行法沒有可供適用的評價標準時,若屬立法計劃內者,則屬法內的法律續造,須依立法計劃與目的進行續造;若屬立法計劃外者,則屬超越法律的法律續造,須依立法目的進行法律續造。4. 前述各種思想活動,均特彆重視法律原則;蓋因法律原則係直接體現評價標準之陳述。法律原則所組成之體係則屬內部體係。內部體係是開放的和包容的,可以衍生齣新的法律原則,可以應對變動不居的生活現實。5. 私見:法學者之研究目標在於建立評價體係用以解決法律問題
評分這本書整整讀瞭我一個月,但是我可否認,非常棒!!給譯者32個贊!
評分需要第二遍的閱讀。
評分瑕瑜互見。
評分牛逼。不懂德語很心塞。一部非常完整的方法論體係。建議跳過第一章。後麵幾章用瞭案例,通俗易懂。滿分!
法學方法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