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耕望(1916-1996),號歸田,安徽桐城人,著名曆史學傢。1940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曆史係。曾任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中研院曆史語言研究所及香港中文大學曆史係、中國文化研究所、新亞研究所研究員、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中古(秦漢—唐)政治製度及曆史地理,著有《中國地方行政製度史》、《唐僕尚丞郎錶》、《唐史研究從稿》、《唐代交通圖考》等。
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埋頭治學、工夫紮實、成就卓著的真學者,所談的都是切身的真甘苦;同時,他這部書又包括《治史經驗談》《治史問答》、《錢穆賓四先生與我》三書之間相互牽涉內容更廣,語言更詳。對於我們研究史學有很大的藉鑒作用。
本書雖然作者自認為是隨意漫談、個人體驗。但它卻有作者認為的一些要點。從原則上:它是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以具體問題為先著,從基本處下工夫;固守一定原則,不依傍,不斥拒,能容眾說(包括各種理論與各種意見),隨宜適應,隻求實際閤理,不拘成規。方法是:堅定意誌,集中心力,以深鍥精細為基礎,而緻意於組織係統化。目標在:真實,但期人人可信賴,有一磚一瓦之用;最後一篇特措意於日常生活與人生修養,要鍛煉自己成為一個健康純淨的"學術人",此實為學術成就的最基本條件。至於探索問題的技術,則本編少涉及。因為技術細節,很難具體言之。總而言之,本書內容涉及範圍非常廣泛,非常值得廣大熱愛曆史的讀者和曆史研究者認真研讀。
發表於2025-02-02
治史三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以平實的語言,說齣內心的熱忱。無論是從自己的為學途徑,還是品評其他大傢的優異和差彆,都能做到客觀公允。以期後學者能得曆史學的真識卓見。乃不可得之書中好老師也!
評分涉及史學方法論的主要是前兩篇——《治史經驗談》和《治史答問》。有很多很實在的經驗,歸納筆記如下。在筆記的最後一部分,將略述讀《錢穆賓四先生與我》的幾點感受。 一、學科涉獵 既要專精,又要博通。博通既包括史學本身,又包括史學以外學科的旁通,尤其是各類社會科學。...
評分老實說,嚴耕望的這本書我原本是不知道的,即便是嚴耕望這個人,也孤陋寡聞更不得知。隻是在寫呂思勉誠之先生、錢穆賓四先生的書評時,方纔從網上搜到不少觀點皆引自該書,確實也深得其味。於是遂而購下,束之高閣,姑且異日觀爾:) 全書三大部分,治史經驗談、治史問答、錢...
評分 評分最近論文遇到瓶頸,難以繼續,於是將嚴耕望先生《治史三書》重新瀏覽一過。 先生所言原則性基本方法有五點: 1.要專精,也要相當博通。 2.斷代研究不要把時間限製得太短促。 3.集中心力和時間作麵的研究,不要作孤立點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風搶進。 4.要看書,...
圖書標籤: 曆史 嚴耕望 治學方法 史學理論 史學理論與方法 方法論 史學 曆史學
充實而有光輝
評分除瞭涉及錢穆的部分,這本書真的很好。
評分據說可以鼓勵後學的書
評分: K092/1250
評分雖然嚴老感興趣的領域我暫時興趣不大,但啥叫治史?嚴老這纔叫治史!看上去很平實,甚至平淡無高論,卻是真正的史傢良言。比我們這邊一群巫婆神漢,不知道靠譜多少倍瞭!
治史三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