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祥龍,男,1949年齣生於香港九龍,七七級北京大學哲學係本科生。1986年10月赴美國留學,1988年8月獲美國俄亥俄州托萊多(Toledo)大學碩士,1992年2月獲紐約州立布法羅(Buffalo)大學哲學博士。現為北京大學哲學係暨外國哲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現象學中心主任;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理事,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國際中西哲學比較學會(ISCWP)會長,美國哲學學會(APA)國際閤作委員會委員,廣西師範大學客座教授。擔任《世界哲學》(原《哲學譯叢》)、《哲學門》、《江蘇社會科學》、《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論證》等刊物編委或學術委員會委員。
《拒秦興漢和應對佛教的儒傢哲學——從董仲舒到陸象山》講述從秦漢起頭的儒傢哲理在重大曆史階段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和儒傢的哲理應對:其一,拒秦興漢,講解秦漢之際儒傢與法傢的哲理交鋒,以董仲舒為代錶,開顯齣漢儒“王官學”的盛大氣象;其二,應對佛教,講解兩漢之際佛教入華對儒傢正統形成的挑戰,中華佛學的思想之花與儒學相激蕩,最終結齣宋明儒學的果實。冀望未來儒學的進路成為兩者的內在結閤,以精深的、真正太極化瞭的道理,來開顯活的時間意識體驗、藝術體驗、生存體驗和曆史文化體驗(其中必含中華與西方的曆史文化交往體驗),開啓齣一種有靈性的、時機化的、不離人的實際生活的哲理。
發表於2025-02-16
拒秦興漢和應對佛教的儒傢哲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原載《哲學分析》2018年第6期 摘要:權力傳承是關乎國運的大事,是政治學的一個核心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哲理問題,是現象學應該研究的現象。《拒秦興漢和應對佛教的儒傢哲學》一書通過現象學的時間觀對權力傳承進行瞭新穎獨到的論述。透過它所拓展的視野,我們看到權力傳承首先...
評分原載《哲學分析》2018年第6期 摘要:權力傳承是關乎國運的大事,是政治學的一個核心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哲理問題,是現象學應該研究的現象。《拒秦興漢和應對佛教的儒傢哲學》一書通過現象學的時間觀對權力傳承進行瞭新穎獨到的論述。透過它所拓展的視野,我們看到權力傳承首先...
評分原載《哲學分析》2018年第6期 摘要:權力傳承是關乎國運的大事,是政治學的一個核心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哲理問題,是現象學應該研究的現象。《拒秦興漢和應對佛教的儒傢哲學》一書通過現象學的時間觀對權力傳承進行瞭新穎獨到的論述。透過它所拓展的視野,我們看到權力傳承首先...
評分原載《哲學分析》2018年第6期 摘要:權力傳承是關乎國運的大事,是政治學的一個核心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哲理問題,是現象學應該研究的現象。《拒秦興漢和應對佛教的儒傢哲學》一書通過現象學的時間觀對權力傳承進行瞭新穎獨到的論述。透過它所拓展的視野,我們看到權力傳承首先...
評分原載《哲學分析》2018年第6期 摘要:權力傳承是關乎國運的大事,是政治學的一個核心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哲理問題,是現象學應該研究的現象。《拒秦興漢和應對佛教的儒傢哲學》一書通過現象學的時間觀對權力傳承進行瞭新穎獨到的論述。透過它所拓展的視野,我們看到權力傳承首先...
圖書標籤: 張祥龍 儒傢 思想史 哲學 中國哲學 佛學 新儒傢 儒學
復習功課又讀瞭一遍。除瞭前半部分硬塞進去些各傢哲學概念(尤其現象學)外,確實是一本相當清晰的作品。談論瞭儒學在對他者(秦漢法傢與唐宋佛學)的迴應中不斷充實和發展的過程,尤其理學部分的見解很顯功底。由於是講稿整編,裏邊很多通俗化處理,還有些莫名其妙的例子……建議無視
評分張祥龍其觀點或可商,然而其對中國思想的理解自成一傢,達到瞭哲理層麵。其為學齣入中西方哲學,而最終歸於中國思想特彆是儒傢思想。他亦是擅長講課的學者,講得動聽而且富有美感。他的書值得反復讀。
評分授課集,閱讀體驗不是很好
評分四星半,秦漢部分極好。本來都要給五星瞭,但是理學的部分差點意思,大概學期將盡的緣故(不是)。不過還沒看過很好的辨析佛理和宋明儒學的書,說理從華嚴來其實也沒什麼問題,隻是無盡緣起和陰陽互補對生之間的關係,可能有點問題。個人認為二者的差異性要大於貫通的可能性(也不好說嘛)????
評分沒文獻
拒秦興漢和應對佛教的儒傢哲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