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鴻,1963年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學習。1972-1978年任職於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1978年重返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攻讀碩士學位。1980-1987年就讀於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隨即在哈佛大學美術史係任教,於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的教學、研究項目,執“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並任主任。同年兼任該校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
美術史傢巫鴻最新學術專著力作,中文版與英文版同年麵世。
廢墟主題,縱橫捭闔,探討中國藝術從古代到當代的實踐與經驗,領域橫跨繪畫、建築、攝影、印刷品和電影,並與西方藝術參照並觀,令人眼界大開。《廢墟的故事》不僅對於中國美術與視覺文化是一次富於雄心的思辨,對於全球語境下的藝術研究同樣是一項裏程碑式的貢獻。
傳統中國美術中的“廢墟”在哪裏?在創造現代中國視覺文化的過程中,東西方的廢墟觀念是如何在曆史的對立中得以流布與深化?20世紀以來,當代廢墟美學是如何在過去與未來之間尋找到自身存在的立足之地?
美術史傢巫鴻將中國“廢墟”觀念及其視覺錶現形式的流變放置在考察的中心:丘與墟,碑與枯樹,作為廢墟替身的拓片,“跡”的種種形式,“如畫廢墟”的東西流通,“戰爭廢墟”的慶典與見證,《小城之春》的廢宅與老城,圓明園旁的前衛詩歌與美術,當代藝術對於都市拆遷廢墟的濃烈興趣……本書在梳理這份涵蓋繪畫、建築、攝影、印刷品和電影的材料清單時,“展現齣令人敬佩的清晰與準確”(包華石)。
《廢墟的故事》不僅對於中國美術與視覺文化是一次富於雄心的思辨,對於全球語境下的藝術研究同樣是一項裏程碑式的貢獻。
發表於2025-04-26
廢墟的故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論文雜集,總給人缺乏誠意的感覺,也是最貴的一本。巫鴻老師的書我基本都買瞭。這本書是我買的最新的一本,但是東西是最缺乏誠意的一本,內容卻不新都有似曾相識之感。遠不及《禮儀中的美術》和《時空中的美術》兩本,當然也不及《重屏》給人的啓發和新意。恕我冒犯,我真的不...
評分第一章:廢墟的內化 首先,中國並沒有西方意義上的廢墟,直到圓明園遺址的齣現。即一個典型的西方廢墟:亙古永恒的石頭(石質有紀念碑性)與叢生的雜草。 中國的廢墟更在於丘與墟。 丘指一種往昔的建築的存在,隻不過建築物的主體形態已蕩然無存。這個意嚮在很多古詩與畫中都...
評分作為著名藝術史傢、芝加哥大學教授,巫鴻一直緻力於中國古代美術史、中國當代藝術等領域的研究,尤其是近些年的著作《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考性》、《重屏:中國繪畫的媒介和錶現》、《黃泉下的美術:宏觀中國古代墓葬》《美術史十議》、《中國古代藝術與建築中的“紀念...
評分盡管巫鴻作為美術史學傢,其視角也是純粹藝術理論方嚮的。但不得說今年這本大熱的書為我們眾中國人一個重新審視迴望自己文化中對於過去、對於荒蕪、對於時間、對於物質——到最後,對於廢墟的態度問題。 它讓我更多地想到的是當今對於拆除和重建,或者說“碰觸”過去的建築(無...
評分盡管巫鴻作為美術史學傢,其視角也是純粹藝術理論方嚮的。但不得說今年這本大熱的書為我們眾中國人一個重新審視迴望自己文化中對於過去、對於荒蕪、對於時間、對於物質——到最後,對於廢墟的態度問題。 它讓我更多地想到的是當今對於拆除和重建,或者說“碰觸”過去的建築(無...
圖書標籤: 藝術史 巫鴻 藝術 美學 文化 廢墟 海外中國研究 建築
總是欽佩於其獨特的視角以及剝繭抽絲的清晰思路。
評分從古說至今,跨度非常大,難得把如許龐雜的材料串在一起,但有多處難免點到為止,意興未盡
評分角度清奇
評分角度清奇
評分很清晰的脈絡,把廢墟這個意象在中國藝術史裏的演變講得很透徹。買瞭巫鴻好幾本書,沒想到讀的第一本確是從圖書館藉的。譯者是曾翻譯過《大教堂》的肖鐵,我覺得翻譯得挺不錯。
廢墟的故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