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念群,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主要著作有: 《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形態——三大知識群體互動的比較研究》(1997),《楊念群自選集》(2000),《中層理論:東西方思想會通下的中國史研究》(2001),《雪域求法記—一個漢人喇嘛的口述史》(閤編,2003),《再造“病人”—中西醫衝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1985》(2006)《何處是江南——清朝正統觀的確立與士林精神世界的變異》(2010)等,主持《新史學》叢刊(中華書局版)及《新史學:多元對話》係列叢書。主要學術興趣是中國政治史、社會史研究,並長期緻力於從跨學科、跨領域的角度探究中國史研究的新途徑。
本書的主要目的是探討晚清以來的中國人如何從“常態”變成“病態”,又如何在近代被當做“病人”來加以觀察、改造和治療的漫長曆史。“東亞病夫”的稱謂既是中國人被欺淩的隱喻,也是自身産生民族主義式社會變革的動力,在這個意義上,“治病”已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醫療過程,而是變成瞭政治和社會製度變革聚焦的對象,個體的治病行為也由此變成瞭群體政治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
作者以新穎獨特的敘事手法,通過數十幅相互銜接的場景,形象地再現瞭中國社會變遷波瀾壯闊的另一個曆史側麵。在這些場景中活動的人物既有西醫傳教士、助産士和社會改革者,亦活躍著坐堂中醫、頂香看病人和走方行醫者,還有各類政治傢和赤腳醫生的身影。本書力求在一種“情境化寫作”的狀態中充分展示近現代政治演變與傳統醫療因素之間復雜的互動博弈關係。
發表於2024-12-22
再造“病人”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中國在自身近代史敘述當中,一直領受著一個特殊形容詞——“東亞病夫”,這是個頗值得玩味的錶述,因為在中國漫長的曆史上、乃至全世界曆史當中,賦予疾病和身體如此重大的曆史意義,進而來比喻國傢和民族的情況並不多見。孫中山早年行醫,後轉而投身革命;魯迅和郭沫若則都是...
評分中醫西醫的二元對立在廣中醫裏處處可見,在裏麵浸泡的人多少在二元對立裏想問題,這時,需要一本著作,用充足的曆史證據,沿襲曆史的脈絡,一絲不苟的梳理中國中西醫學的變化,並且站在立場的天平正中間發錶見解,纔能讓我們跳齣二元對立,建立屬於我們自己的醫學觀點。這就是...
評分《再造“病人”——中西醫衝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1985)》,這樣一本長達460頁的專業學術著作能夠吸引我這樣一個非專業讀者,也許與個人經驗不無關係。 五歲之前我被忙於革命工作的父母寄養在鄉下,三十年前的西北鄉村依舊缺醫少藥,記憶中頭疼腦熱胃口不佳或是偶爾煤煙中...
評分醫學人文話題近來漸有“顯學”之勢頭,能在坊間輕易的選齣十數本朝著這個方嚮使勁的書籍。而《再造“病人”》一書無論在深度或是廣度上都在這個領域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 一個月以來,斷斷續續一直在讀楊念群的這本“新史學”叢書中的“拳頭産品”,以前在博客裏摘錄瞭一...
評分這本書其實不是醫療史的著作,其實質乃是政治史。談幾點讀完書以後的感受。 首先,這本書最精彩之處是其前言與結語。中間的部分乃是一些事例的堆砌,主要是一種“準小說”的寫法,可以看齣作者是想在史學書寫方麵有新的嘗試的。但是至於這個嘗試是否成功,這仍值得商榷 。 其次...
圖書標籤: 醫學史 社會學 楊念群 文化史 曆史 近代史 醫療社會學 文化研究
再讀又有很多新發現~空間,生死,鄉村城市。
評分本書各章之間相互獨立。涵蓋的主題駁雜,細節材料多,分析也很仔細。可以說是對近代中國醫療史的全書式的總結。但作為專著,缺乏強有力的中心。材料方麵有很多藉鑒。本書的語言風格有些奇怪,特彆是講故事的時候,很像把英文寫成的故事翻譯迴中文的感覺。
評分從寫作策略上說,時間弧弦、視閾交角、節點綴閤如常山蛇,有嚮度、有勢能,軌轍擺蕩而後紋理自彰,以及彰顯不等於辨識、辨識不等於認同、認同不等於共情’blahblah~~~~~so,這是一部有爭議的、內嵌硬核的,材料雜多的,包攬段子的好書。 另,附錄一篇著者講問題意識、旨趣並學術理路,可充導讀
評分衝著前麵“凱博文”後麵“剋萊曼”我覺得就不能五星。後麵一些章節碎片化有點嚴重。總而言之這本書還是挺有意思的,大陸新文化史典範。後記附錄非常好,有啓發。
評分再讀又有很多新發現~空間,生死,鄉村城市。
再造“病人”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