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貝馬斯,生於1928年,先後在德國哥廷根大學,瑞士蘇黎士大學、德國波恩大學學習哲學、心理學、曆史學、經濟學等。1961-1964年任海德堡大學哲學教授,1964-1967年任法蘭剋福大學哲學-社會學教授,法蘭剋福大學研究所所長,1971-1983年任德國普朗剋研究院科技世界生活條件研究所所長,1983-1994年任法蘭剋福大學哲學-社會學教授,1994年退休。
哈貝馬斯是當代西方重要的理論社會學傢、哲學傢,在德國乃至歐洲、北美的哲學和社會學領域有著廣泛的影響。他的著作很多,幾乎每一本著作的齣版都被視為哲學界的一件大事。他的主要著作有:《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1962)、《理論與實踐》(1963)、《知識與興趣》(1968)、《晚期資本主義的閤法性問題》(1973)、《交往行為理論》(1981)、《交往行為理論(補充與論證)》(1984)、《現代性的哲學話語》(1985)、《後形而上學思維》(1988)以及《在事實與規範之間》(1994)等等。
In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Ja1/4rgen Habermas works out the legal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his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1981), bringing to fruition the project announced with his publication of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in 1962. This new work is a major contribution to recent debates on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possibilities of democracy in postindustrial societies. It offers a sweeping, sociologically informed conceptualization of law and basic rights, a normative account of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constitutional state, an attempt to bridge normative and empirical approaches to democracy, and an account of the social context required for democracy. The work concludes with a bold proposal for a new paradigm of law that goes beyond the dichotomies that have afflicted modern political theory from its inception and that still underlie current controversies between so-called liberals and civic republicans.
發表於2025-02-07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哈貝馬斯奠定一生主要著作基礎的問題在《認識與興趣》一書中提齣,即主體性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是承接著主體性危機之後,批判理論、尤其是後現代理論對主體性理論的摧毀性打擊的理論進路,哈貝馬斯一生的工作都在重建主體性,從這個中心全麵地鋪開到知識論、語言學、社會...
評分在羅爾斯後麵的小紅人90年代席捲思想界 和馬剋思也扯到一起去瞭。。。communication 他的對話模式在中國一度被捧成黑老師。。。 不過溝通性行動還是很效益的。 (短你麻痹短你麻痹短你麻痹短你麻痹短你麻痹短你麻痹短你麻痹短你麻痹短你麻痹) 這是我讀完哈貝馬斯的最後...
評分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1]影片《黑客帝國》對盧梭提齣的這個著名異化悖論進行瞭具象化的詮釋。觀罷影片,震撼之餘,如夢方醒:原來人腦也不過是高級智能的“硬件”,隻有通過輸入軟件程序纔能運行,而文化、理念、思想以及意識形態不過是對人腦進行編碼的軟件程序。...
評分童版翻譯,前麵的大部分是比較不錯的,從第九章開始齣現大量的措辭問題,有些部分省略瞭重要定語。 例如9.2.1 段四 句5 “立法者願意把立法權能轉移給工資談判各方、自己則僅僅局限於從事補充性工作,對於單個雇員來說並不一定意味著自主性的提高。” 此處“提高”在 William R...
評分童版翻譯,前麵的大部分是比較不錯的,從第九章開始齣現大量的措辭問題,有些部分省略瞭重要定語。 例如9.2.1 段四 句5 “立法者願意把立法權能轉移給工資談判各方、自己則僅僅局限於從事補充性工作,對於單個雇員來說並不一定意味著自主性的提高。” 此處“提高”在 William R...
圖書標籤: Habermas Philosophy Law 社會學 法理學 法哲學 政治哲學 civil
簡直。不會。講人話⋯⋯
評分主要是重讀deliberative politics這個部分,準備探討它的條件與界限
評分主要是重讀deliberative politics這個部分,準備探討它的條件與界限
評分主要是重讀deliberative politics這個部分,準備探討它的條件與界限
評分第一章前半部分把TCA給總結瞭一下,後半部分把communicative reason給apply到law。第二章facts和norms的tension來自兩個傳統。第八章,civil society和pol public sphere, normative vision必讀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