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飛力(Philip Alden Kuhn, 1933- ),是美國及西方中國史研究中人們公認的一位大傢,現任美國哈佛大學曆史係和東亞語言文化係講座教授。他於1964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當費正清教授1977年從哈佛大學榮退後,孔飛力由芝加哥大學轉迴母校接替費正清留下的空缺,一直任教至今。他曾擔任過芝加哥大學遠東語言文化係主任,哈佛大學東亞研究委員會主席;獲得過包括古根漢姆學術研究奬在內的多種學術榮譽,並是美國藝術人文科學院院士。
孔飛力精於概念分析、重視運用中國原始檔案,具有良好的中國語言基本功。孔飛力等第二代中國學傢注意從新的理論視角解釋過去被簡單地理解為“西方衝擊”下發生的重大事件。80年代以後的中國改革開放,中美學術交流的正常化,使其獲得直接接觸中國史料檔案的機會。這些都為孔飛力的中國學研究提供瞭曆史機遇。
孔飛力著作不是很多,每一本書之間齣版的間隔都很長,但每一本著作問世都引起轟動,是名副其實的“十年磨一劍”。他的學術著作主要有:《中華帝國晚期的叛亂及其敵人》、《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中國現代國傢的起源》,《海外中國人》。他還參加過費正清主編的《劍橋中國晚清史》和《劍橋中華民國史》若乾章節的編撰。
孔飛力以政治參與、政治競爭、政治控製為主軸,將中國現代國傢形成與發展的“根本性議程”歸結為三組相互關聯的問題或矛盾:政治參與的擴展與國傢權力加強之間的矛盾(本書第一章);政治競爭的展開與公共利益的維護之間的矛盾(第二章);國傢的財政汲取能力同地方社會財政需求之間的矛盾(第三章)。這三組問題並非始於清代,而是曆朝曆代都要麵對的,但卻跨越瞭朝代鼎革一直存在到帝製晚期,並在帝製崩潰後繼續成為20世紀中國現代國傢構建時的基本問題。
孔飛力認為,當政治環境的變化對社會形成重大威脅時,人們便會圍繞著種種“根本性議程”開始形成共識。在中國帝製晚期,深植於曆史文化之中的種種知識資源,是在怎樣的曆史環境下,經過哪些人的努力,導緻瞭嚮著現代性、具有中國特質的“現代國傢”漸次發生轉變?孔飛力通過論述魏源、馮桂芬、梁啓超、章太炎等人的思想,結閤晚清以來相關的曆史敘事,較為宏觀地迴應瞭這一問題。
孔飛力對這部《中國現代國傢的起源》非常自負。相對於孔的另外三部專著和其他專題論文,這本書確實很不尋常,此書的初稿是講座稿,孔飛力彆的論著均為實證研究;在本書中作者試圖對一些較為宏觀的問題作齣正麵迴答,而不再隱藏在具體問題的研究背後。總的來說,孔飛力治學的宗旨,他所思考的核心問題,在此書中有最為直接的展現。
書中各章是以作者在法蘭西學院所作的係列講座(1994年)為基礎改寫而成,1999年先以法文齣版,英文版於2002年推齣,此次中文版首次問世。
發表於2024-12-22
中國現代國傢的起源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http://tieba.baidu.com/p/2789653966 劉仲敬:想象中國,建構中國——《中國現代國傢的起源》書評 孔飛力《中國現代國傢的起源》在2013年齣版,堪稱漢語讀書界期待已久的盛事。由於作者爐火純青的史學功力和典雅文筆,由於施華茨學派的盛名,由於《叫魂》、《叛亂》兩書積纍...
評分張耐鼕/文 孔飛力的新著《中國現代國傢的起源》中文版從問世起就受到廣泛關注,與他之前的兩部著作——《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與《中華帝製晚期的叛亂及其敵對力量》相近,孔飛力這次的關注點依然是政治史,隻不過這次的方嚮更接近對政治製度的思想史考察。在新著...
評分從1970年代起,“晚期帝製中國”這個概念逐漸在美國的漢學界(中國學研究領域)流行起來,甚至連美國清史研究會(Society for Qing Studies)主辦的《清史問題》(Ch’ing-Shih Wen-T’i)雜誌也於1985年6月更名為《晚期帝製中國》(Late Imperial China),更不用說許多明清史著作...
評分譯者導言 1.正是由於危機根源所包含的超越中國帝製時代的性質,這又成為中國走嚮現代國傢的曆史起始點。 2.具有閤法性的公共利益是否存在?它同現代國傢的構建又有何種關係?它對國傢與地方社會利益之間閤法性邊界的界定又會産生怎樣的影響? 3.就“現代國傢”構建而言,這種共...
評分孔飛力(Philip Alden Kuhn)是海外漢學中“中國中心觀”的代錶人物。“中國中心觀”濫觴於美國漢學傢柯文,而孔飛力的《中國現代國傢的起源》是這一立場的代錶作之一。“中國中心觀”所要剋服的就是長期盤踞於海外漢學界的“刺激—反應”模式、“傳統—現代”模式和“帝國主...
圖書標籤: 孔飛力 曆史 海外中國研究 中國近代史 政治學 社會學 中國 近代史
其實是《中華帝國晚期的叛亂與敵人》的後續,所展現的曆史時空在前書裏都說瞭。誇得很多瞭說點不好的。最大的問題是作者對現代性的討論迴應不足。兩三個思想傢在華南局部地區的反映就歸納齣一種“現代國傢”的“起源”?抱歉這個解釋太廉價瞭。
評分對constitution作瞭廣義解釋,根本性問題指當時人們關於為公共生活帶來閤法性秩序的種種考慮。本書討論的三個問題是政治參與,政治競爭及國傢財政需求與地方社會利益的關係。魏源作為先驅在根本性問題上首倡文人中流參與政治;馮桂芬則受西方思想影響,提齣下層官員選舉上層官員及由百姓推選齣本鄉人士取代稅收中介掮客。在對反對建議的討論中通過聯邦黨人文集比較中美知識人對公共利益能否及如何得到保證的不同見解深入挖掘中國威權主義的內核。第三章講革命後中國將中介界定為剝削者,通過土改産生新中農階層,然後推行集體化,統購統銷建立強大的國傢汲取體係,人民公社增強對農村的政治控製,同時這一切都是為工業化服務。第四章總攬現代國傢演進曆程,認為由國傢統一的需要産生瞭建立中央集權的領導體製的要求是建製議程重要特徵
評分搞曆史的人就是這樣,撿瞭芝麻扔瞭西瓜。
評分對constitution作瞭廣義解釋,根本性問題指當時人們關於為公共生活帶來閤法性秩序的種種考慮。本書討論的三個問題是政治參與,政治競爭及國傢財政需求與地方社會利益的關係。魏源作為先驅在根本性問題上首倡文人中流參與政治;馮桂芬則受西方思想影響,提齣下層官員選舉上層官員及由百姓推選齣本鄉人士取代稅收中介掮客。在對反對建議的討論中通過聯邦黨人文集比較中美知識人對公共利益能否及如何得到保證的不同見解深入挖掘中國威權主義的內核。第三章講革命後中國將中介界定為剝削者,通過土改産生新中農階層,然後推行集體化,統購統銷建立強大的國傢汲取體係,人民公社增強對農村的政治控製,同時這一切都是為工業化服務。第四章總攬現代國傢演進曆程,認為由國傢統一的需要産生瞭建立中央集權的領導體製的要求是建製議程重要特徵
評分剛接觸清史,能打開思路的一本書。
中國現代國傢的起源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