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米·肖洛霍夫(1905—1984) 蘇聯俄羅斯作傢,其作品主要反映頓河地區哥薩剋人民的生活。在蘇聯文學史中占有重要地位。1965年獲諾貝爾文學奬。主要作品有《靜靜的頓河》《被開墾的處女地》《一個人的遭遇》。
譯者:
金人(1901—1971) 原名張君悌,河北南宮人。三十年代執教於上海,深受魯迅熏陶,開始文學創作。1934年起從事文學翻譯,在魯迅主編的《譯文》上發錶譯作。譯著有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高爾基的《剋裏姆·薩姆金》、潘菲洛夫的《磨刀石農莊》、柯切托夫的《茹爾賓一傢》等。
《靜靜的頓河》(1928—1940)是一部傑齣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品。小說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到1922年蘇聯國內戰爭為背景,描寫頓河地區哥薩剋人在這十年間的動蕩生活,反映瞭這一地區的風土人情、社會變化,以及重大曆史事件。主人公葛利高裏因其坎坷、復雜的經曆,成為世界文學人物畫廊中十分耀眼的一位。
發表於2025-03-30
靜靜的頓河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題《靜靜的頓河》 葛裏高利,一個剛成人不久的哥薩剋, 生居在養育瞭他們民族的頓河邊, 骨子裏卻流著遙遠國度土耳其的血脈, 像祖先一樣,桀驁不馴,凶猛好鬥, 等待著戰爭來臨好把榮耀爭取。 對鄰居司捷潘的妻子阿剋西妮亞, 像一頭頑強的小公牛,魯莽的...
評分悲壯前行的黨徒 ―――《靜靜的頓河》中的“革命者” 前蘇聯著名小說《靜靜的頓河》問世80年來,圍繞其主題和人物無論在其本國還是在世界讀者中,都曾産生瞭很多的爭議和討論。優秀的文學作品之所以能夠經受時間考驗,就在於能夠引導不同年代、不同層次、不同...
評分有喜歡看俄國作品的,建議先看《戰爭與和平》,然後看《靜靜的頓河》,再然後看《古拉格群島》。 當然,如果想額外補充一些營養,可以去讀波蘭的《火與劍》,在那裏有哥薩剋人的前世。他們嚮往自由,為瞭擺脫波蘭人的奴役而藉師助剿,選擇的對象居然是俄國人。我個...
評分靜靜的頓河 我們光榮的土地不用犁鏵耕耘…… 我們的土地用馬蹄來翻耕, 光榮的土地上種的是哥薩剋的頭顱, 靜靜的頓河裝飾著守寡的青年婦人, 到處是孤兒,靜靜的頓河,我們的父親, 父母的眼淚隨著你的波浪翻滾。 哎呀,...
評分自由的哥薩剋身體內——流淌著的是靜靜的頓河水。 波瀾壯闊的頓河水。春潮洶湧的頓河水。誓不迴頭的頓河水。 他們的心的聲音,就是水流激蕩河岸的樣子, 就是不遠韆裏,越過莽莽叢林和崎嶇丘壑,持刀騎馬迴傢鄉的馬蹄的樣子。 這顆心,像院牆邊的矢車菊一樣平凡,像俄羅斯寒鼕...
圖書標籤: 肖洛霍夫 俄國文學 蘇聯文學 靜靜的頓河 小說 經典 文學 外國文學
趕在觀劇前終於在齣差途中啃完瞭,粗曠厚重,細膩真實,沒法不為這個愚蠢自負卻勇敢熱情的民族和這片沉默堅韌的土地動容。 書裏的女性角色都太生動瞭,除瞭阿剋西尼婭娜塔麗亞們,其實我非常喜歡達麗亞的塑造,多情放浪又忠於自我,連直麵性病及選擇死亡的時刻也格外坦蕩。另外一個著墨不多但印象深刻的人物是安娜,和本丘剋之間的愛情之誠摯與命運之殘酷令人心碎。 看到最後10%一種無力掙紮感,結尾太傷心瞭,濁浪滾滾推著人走,哥薩剋們的名字都變成洪流裏的眾生,生活永無真理,而曆史始終嚮前。
評分這個版本封麵設計不喜歡,不過不影響該書的偉大。2017年5月2日淩晨讀完,距第一次知曉這部名著大概三十年瞭。當初看的連環畫似懂非懂,關注的無非是阿剋妮西婭和葛利高裏的愛情以及戰爭場麵,人近不惑,拜讀原著,彆有一番滋味,人物刻畫、細節展現,景物描寫,堪稱登峰造極,甚至超過《戰爭與和平》,讀時常常想起電影《戰爭與和平》及《日瓦戈醫生》的畫麵與那些獨特俄國鏇律的音樂,仰望天空的描寫大概脫胎於《戰爭與和平》,俄羅斯文學的深邃大概就如這無邊無際的天空。
評分一聲長嘆
評分“多好的哥薩剋啊……”一個因不屈服而形成的團體,數百年來卻又甘願屈服於傢長式的統治,當傢長發生變動時隻能徒勞的掙紮於茫然。
評分除瞭嚮上帝乞求幫助,我看不到人類的齣路。人性的理性遠遠不夠救贖自身。
靜靜的頓河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