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斯濛德•圖圖(Desmond Tutu,1931— )1986年當選聖公會開普敦大主教(南非聖公會最負盛名的職位,是南非首位黑人大主教),1995年領導“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促成南非的轉型正義與種族間的和解。圖圖被廣泛認為是“南非的道德良心”,現為“國際長者會”成員,與一群世界領袖人物以他們的智慧、善良、正直和領導力在全球倡導人權。
1984年,圖圖被授予諾貝爾和平奬;2009年,獲美國“總統自由勛章”(美國授予平民的最高榮譽);2013年,獲鄧普頓奬。
譯者:江紅,國際口譯員協會(AIIC)資深會員,曾在聯閤國任職多年,現於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係任教,譯有《遊移的湖》、《奢侈的概念》等多部作品。閻剋文,現為山東大學當代社會主義研究所兼職教授,譯有《韋伯政治著作選》、《經濟與社會》等多部著作。兩位曾閤譯沃爾特•李普曼的名著《公眾輿論》。
梁文道、劉瑜、熊培雲、許知遠聯袂主編——“理想國譯叢”(MIRROR)係列之一(001)——保持開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豐富性與復雜性。本書有熊培雲專文導讀,南非如何“修復未來”。
南非曾是一片種族隔離和種族壓迫最為深重的土地,是一個“黑白分明”的世界,黑人與白人之間堆疊瞭數百年的壓迫、仇恨和冤冤相報的殺戮。幸運的是,南非不僅有曼德拉這樣的偉人,還有改變瞭南非甚至也改變瞭世界的“南非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作為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主席,德斯濛德•圖圖大主教以他的深邃智慧和無畏的精神,嚮世界解答瞭南非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刻,何以在“紐倫堡審判”和“全民遺忘”之外,選擇瞭第三條道路,即以赦免換取罪惡真相的完全披露,實現加害者與受害者的和解,走齣以血還血的漩渦,走齣撕裂的曆史。書中有諸多怵目驚心的悲慘故事,以及因種族隔離製度造成的無處不在的不平等,但在揭露加害者的邪惡、凶殘、麻木的同時,也展現瞭震撼人心的人性的閃光。
修復未來,南非的創舉,為全世界提供瞭一個解決曆史遺留問題的新思維。無論國傢或是個人,勇於揭開曆史的瘡疤,擠齣淤積其中的膿血,纔能真正康復,真正迎接全新的未來。
書中另配有14幅精選的圖片。
發表於2025-04-28
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這本書是一位大主教寫的。也可能因此,這本書怎麼都擺脫不瞭神的祝福,閱讀過程中總覺得南非人民的寬恕來的猶如神祗一般讓人不能十分理解。 《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這本書寫瞭南非反種族鬥爭勝利之後,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對受害者和罪犯的和解處理、為什麼要和解、和解對世界的意...
評分南非三部麯 德斯濛德-圖圖《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 以真相換自由,我第一次知道瞭原來戰爭後的重建,除瞭戰後清算和一攬子大赦之外,還有第三條路可走。 種族隔離的曆史是悲慘的,但是黑人解放後,如果翻身變成壓迫者,轉變角色去壓迫白人,先不說這又是一場錯誤的暴政,光是要...
評分作為南非“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主席,圖圖大主教在《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中以誠摯平和的口吻,講述瞭他在引領南非從血腥、殺戮、暴力和仇恨,走嚮寬恕、和解、民主和自由的道路上的感悟和智慧。寬恕的力量無疑是驚人的,可全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這樣一段話: “寬恕與和...
評分1994年,南非開始走上種族和解的道路,創造瞭令人矚目的奇跡。從未有哪個國傢以這樣的方式完成從獨裁到民主的轉變——在揭露種族隔離者暴行的同時又與其達成和解。在這一進程中,曼德拉與德剋勒剋的黑白“雙人舞”,以極大的政治智慧,共同塑造瞭一個新南非,贏得瞭世人的尊敬...
評分要想對一段曆史有深刻的認識,必須把自己帶入當時的情境,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自己麵對這樣的選擇,會做齣怎樣的決定和判斷?這樣,對曆史便能多一層認識,對其中的曆史人物就能多一份理解。欣慰的是,種種曆史研究從不同角度為我們呈現瞭一段段曆史,讓我們有機會可以更全麵...
圖書標籤: 理想國譯叢 南非 曆史 社會學 德斯濛德・圖圖 政治 種族隔離 社會
我猜南非能實現和平過渡一定不是因為這是上帝的旨意,而是有一群人實實在在的做瞭事情的結果。不做反攻倒算原因之一是沒有反攻倒算的能力,想要和平隻能妥協,至於是不是真的寬恕瞭,隻有受害者自己清楚。“人犯瞭錯就應當受到懲罰,當斷手的斷手,當斷腳的斷腳。如果有人可以犯瞭錯而不受到懲罰,那還有誰會相信上帝的榮光呢。”
評分滿紙荒唐言,這書簡直是教人如何成為一個閤格的聖母婊和告訴世人都應該縱容黑狗。《漫漫自由路》的雞湯我喝瞭,這個我真的是去你麻痹好吧
評分本書有些人物、特有名詞沒有做齣背景簡介;有些應列舉齣來對比的數據沒有標明,譬如P59隻說瞭賠償額,卻沒說當時南非黑人的人均工資;還有長句子多定語讀的我好辛苦啊。對於神學,比較沒有好感。且缺乏從心理學社會學的角度去分析各階層轉變的原因,一味的強調寬容的偉大。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評分放棄報復性的正義,實行復元性的正義,升華到寬恕。真正的寬恕使更好的未來成為可能。
評分必須承認,這是建立在作者的大主教身份的基礎上,以宗教的價值觀為基礎和齣發點寫就的,非洲民族獨特的價值觀和善良也是宗教寬恕的前提。如果不瞭解作者所處的立場以及這一民族的特點,也許會有人認為他們太過”聖母“瞭,但同時,會這樣認為的人,也永遠做不到真的的寬恕與放下。十年文革一直沒有一次真正的懺悔與原諒,或許會永遠成為後人背上的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時間齣版的兩個版本有不同的評分,是不是代錶不同時代的國人價值觀的改變。
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