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
继艾米莉·狄金森之后美国20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
1911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童年时,父亲去世,母亲进了精神病院,辗转被外祖父及叔伯抚养长大。奇特而悲伤的成长经历,让她的一生都在流浪和漫游中度过。不 仅曾在美国各地定居,还去过法国、墨西哥、巴西等地,直至晚年才应哈佛大学之邀,回美国任教。
1946年发表诗集《北与南》,一举成名。生前就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发表的诗作不多,但几乎囊括了美国所有重要的奖项,包括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古根海姆奖、美国国家书评奖等。1969年出版《诗全集》,奠定其杰出诗人的地位。1979年逝世,享年68岁。
【译者简介】
包慧怡,诗人,译者。复旦大学英语系学士、硕士,都柏林大学中古英语文学博士,1985年生于上海,现居爱尔兰。出版译著《好骨头》《隐者》《爱丽尔》等九种,著有诗集《异教时辰书》和散文集《翡翠岛编年》。
发表于2025-01-22
唯有孤独恒常如新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读到《在候诊室》,确定自己之前看到过这它,找了一下发现在吴晓东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讲博尔赫斯的章节中提到过毕肖普的这首诗,他引述了新历史主义代表人物、美国学者格林布雷特的观点,作为对博尔赫斯的中国想象所进行的解读之一,而《在候诊室》就是在格林布雷特...
评分记得有人曾说:我热衷于写海。尽管从未见过真正的海,我所写的全是对海的想象与主观经验。而诗人Elizabeth Bishop也有属于她的想象。她说,冰山适宜于灵魂,我的血液中充满岛屿。从她的岛屿延展开来,你会注意到她笔下的冰山与沉船,展开的是如何广袤而精微、深邃而澄明的图景...
评分 评分读的时候有些自己不是很确定的地方,随手记下来了。手里没有译者用的底本,我看的原文是这一本: P15 《夏梦》: 握锤子的那名巨人 是女房东之子, 在台阶上骂骂咧咧 抱怨古老的语法 原文P62: The giant with the stammer was the landlady's son grumbling on the stairs ove...
评分图书标签: 诗歌 毕肖普 外国文学 诗 美国 美国文学 文学 伊丽莎白·毕肖普
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
狄金森后最伟大的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经典诗集
布罗茨基、希尼、帕斯等众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推崇备至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人中的诗人,被认为是“狄金森后,美国最伟大的女诗人”。一生都在流浪和漫游中度过,自称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 唯有孤独恒常如新》收录了毕肖普最为经典的诗歌,包括《失眠》《一种艺术》《旅行的问题》《致纽约》等脍炙人口的名篇。选译于Farrar,Straus and Giroux出版社为纪念毕肖普诞辰100周年出版的两卷本《毕肖普诗歌散文全集》之《诗歌卷》,被《波士顿邮报》评为年度最佳诗集,也是迄今最权威的毕肖普诗歌选本。
毕肖普的写作技艺精湛、形式完美,从专业角度看炉火纯青,让人叹为观止。——谢默斯•希尼(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毕肖普的诗作清新、澄澈,可作为精致的艺术品玩赏。——奥克塔维奥•帕斯(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毕肖普立足于美国诗歌的传统……这个传统不以夸张的修辞,而以文以载道的立场著称。——哈德罗•布鲁姆(美国文学评论家,《西方正典》作者)
就艺术而论,在20世纪女诗人中,作品的复杂性、清晰度和准确性能与男诗人中的庞德比肩的,非毕肖普莫属。——廖伟棠(诗人)
这本书里所有这些令人推崇的、美妙的作品,都属于我们这个时代。让人挚爱,从不曾让人厌倦。
——《华盛顿邮报》
这本诗集里,至少有三十或四十首诗,可以媲美任何优秀的战后英语作品。
——《星期天时报》
“当我们躺下入眠,世界偏离一半,转过黑暗的九十度”。为译者点赞,有好几首自己喜欢的诗,都找来了英语原文,我觉得译得很好。毕晓普的诗歌比普拉斯的诗歌视野更开阔一些,意象更加清奇,可能和年龄有关吧~
评分装逼只看英语原诗的无知时代已经离我远去了。为了体会那点英文韵脚而忽略掉优秀译作中不会流失的精彩想象力,堪比听音乐时只留意音准的矫情固定耳。《失眠》非常非常好!读过的描写单恋的最神作没有之一……
评分无爱,全篇不见孤独,事物描写,有诗意,但无诗骨。我甚至找不到一句可以重复念上半天的句子。怪我太浅薄,或许以后能被闪光击中。
评分自个儿译/写的书里,可以毫不脸红地打五星的也就这本了。六星给毕肖普,四星给自己。
评分这还是一本很有诚意的诗,最喜欢的地理学编撰派女诗人,只是翻译稍微太精致和装饰主义了,带了比较多的译者语言风格
唯有孤独恒常如新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