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传习录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传习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著者简介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有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之人,其学术思想更是由中国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对后世影响巨大。


传习录 电子书 图书目录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09

传习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传习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传习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喜欢 传习录 电子书 的读者还喜欢


传习录 电子书 读后感

评分

记得在之前写“妄论心学”篇之时留下一句话, “至于这知行合一的功夫,请恕我打个暂停,待修身有成,继而下轮开讲。” 一不打想一年半过去了, 从武汉之落樱缤纷到喀什之狼烟烽火,从新加坡之燥热胀气再回帝都之尊荣爽气, 翻越半个北半球,跨越半个欧亚大陆,享尽人世变...  

评分

读过《传习录》后,确实益发对王阳明深表崇敬。此等人物方为读书人之典范,上马治军,下马治民;进而济世,退而著学。 《传习录》由很多小段的问答组成,很有《论语》的风范。也许,大儒大哲都是这样吧。尤其是一些学生提出的艰深问题,阳明先生立论守一,以良知而论万事,足见...  

评分

评分

格物致知是出自《大学》:致知在格物。朱熹认为,‘格’字是’至‘的意思,致知,则是穷理,所以他说“欲致吾之知,即物而穷其理,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王阳明则不这样认为,王阳明以为’格‘字除了有’至‘的意思,还有...  

评分

看了《传习录》,看了《论语》,看了新儒家牟宗三、梁漱溟、钱穆先生的著作,真的非常感动。他们的人格光辉仿佛在无尽的黑夜里给我的生命点亮了一盏灯,让我看到人生的出路和方向。想到以前的肤浅和顽劣真是羞愧难当,枉为人也。 人生天地间,真正该追求的是什么呢?根据我对...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者: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王守仁
出品人:
页数:368
译者:张靖杰
出版时间:2015-7-1
价格:CNY 3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9983240
丛书系列:读客·这本史书真好看文库

图书标签: 王阳明  心学  哲学  知行合一  国学  经典  儒家  古典文学   


传习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描述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最经典的入门必读书。

·

◆“心即理”:最佳的行为准则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遇到难题时与其劳神费心,不如去倾听内心最原本的声音。

◆“致良知”: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 断力,只不过被后天的习气和私欲所蒙蔽了;若能恢复并遵循本然的良知,就不难获得内心的安宁。

◆“知行合一”:人的认知和实践是不可分的,只有做到两者统一,才能避免盲目行事或空谈不实之病,一切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

正是因为阳明心学蕴含着“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至上智慧,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终结中国两千年帝制的孙中山、戊戌变法及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梁启超、推动日本明治维新的功臣伊藤博文等人,均对《传习录》推崇备至。已故国学大师钱穆更是将该书列为“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之一。

·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是后世各版《传习录》的母本,因其大部分内容由王阳明亲自审定且未经后人妄改,拥有极高的权威性和珍藏价值,是阳明心学的首选读本。本书即以此为底本,结构与内容均保留原貌,附上原书附录的王阳明亲自编定《朱子晚年定论》,唯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将原书的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加以译注,为读者重现这一历经四百余年经典永恒的初始定本。

传习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传习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传习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用户评价

评分

很惭愧的是,读了三年都没读完,估计再读三年也不会读完,但是不妨碍我喜欢王阳明的心学。致良知、事上练,用在写作上,我觉得就是以一种纯粹的方式表达,然后不断地写。王阳明的这套哲学其实很适合大部分人学习和运用。不过和大部分的哲学理论一样,精髓知道后,发现那些观点都是围绕着它们反复讲解,于是,我害怕被洗脑,就如读克里希那穆提那样,翻来覆去都是保持开放的大脑,就没有继续一口气阅读完的动力,却经常拿起来翻阅。这本也是如此。

评分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评分

看完传习录感触很多,我们追求的不论是道,还是俗世的欲望,说白了都是私心作祟,必须要克除这些杂念,一颗澄明的心,那心之所向才是真正的天理。时时体会自己没有喜怒哀乐时候的心境,这样在有情绪的时候才能做到平和,也就是适可而止。他的修身养性不是冥想,而是在不论静动都去体察自己的心思,遇到不好的就马上发现去除,不用立志,只需要存着一个敬和一个诚,慢慢培育自然而然就是格物致知。他不用特意做什么,只要存这个心,那么具化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同一个天理,比如这个心放在对父母,就是孝,放在对兄弟,就是悌。这就是知行合一,知道了,自然就能做到。你有了纯粹的心,就会想着去孝,那么怎么样做能让父母高兴,你自己也就知道了。

评分

从《明朝那些事儿》认识此人,只断断续续看了译文(浮躁啊)。“去人欲,存天理”简直就是修行,不可能做到啊。很有哲学意味,不过有些地方感觉受于时代的环境,有些迂腐。不可妄议大师,还是几十年后再来读此书,或有追寻“至善”的心态。

评分

- 真三不朽往往会在提到心学时优先提到, 中国自古来都要求「人言一致」, 往往导致没有纯粹的理论--虽然理论的实应该像真理一样纯粹才对 - 时过境迁往往赋予一个学说生命力, 求真--学说小时候的样子, 求用--学说在人心中的样子

传习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