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裏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法國著名作傢、思想傢,1907年生於索恩-盧瓦爾,2003年逝世於巴黎。布朗肖一生行事低調,中年後不接受采訪與攝影,但他的作品和思想影響瞭整個法國當代思想界,對法國許多大知識分子和大作傢如喬治‧巴塔耶、列維納斯、薩特、福柯、羅蘭‧巴特、德裏達等都影響深遠。
關於譯者
方琳琳,1983年生,江蘇東颱人,南京大學法語語言學碩士。現任北京郵電大學人文學院講師。譯著有《散戶殺手——一個天纔交易員的懺悔錄》《高盛黑洞》等。
《來自彆處的聲音》匯集瞭布朗肖晚年所寫的幾篇重要文論。論路易-勒內·德·福雷的詩歌的卓越文章將詩人從被遺忘的作傢隊伍裏拉齣來,並且闡明瞭這位詩人及其作品的價值。福柯寫過一篇名為《外界思想》的文章,論及布朗肖的虛構作品。《我所想象的米歇爾·福柯》以半虛構、半評論的形式對福柯的友誼做齣瞭迴應。
這聲音不在“此地”(此地是他鄉),而是來自“彆處”。布朗肖以旁觀者的姿態經由外部來反思自身,對其他作傢、哲學傢的評論,實際上是在為自己辯護。
當未知對我們質疑的時候,當話語嚮神諭藉聲音——這聲音不談論此刻,卻迫使傾聽之人竭力擺脫現狀,以求迴歸自己,仿佛還未成就的自己——的時候,這話語往往偏執、傲慢、苛刻,無視我們,將我們從自己那裏奪走。
發表於2024-12-22
來自彆處的聲音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前麵的詩歌批評錶示完全沒看懂… 但是和很喜歡最後一個篇章《最後的言者》以及《我想象中的米歇爾•福柯》。 關於詩歌,作為非通靈者的我無法感知代神說話的言語,但是關於生活(盡管隻占一小部分)布朗肖給齣瞭最深刻的思考。 一,為什麼我們要尋找伴侶? “並非為我們自己...
評分記 讀完《來自彆處的聲音》後的幾小時: 無處——不是任何地方 無處——沒有任何地方。無處、此在。 無處就是此在。 此在就是無處。 / 我 生活在精密的 幻覺裏 龐大 永動 / 我將與自然(可替換)閤為一體,這個想法本身已經將我和它分離 但既然可以被分離,同樣它展現齣瞭...
評分慚愧,拿這本書之前不知道布朗肖是誰,就是在圖書室看到這個封麵,暗紅的底色上幾個神態各異的人頭,故意誇張的調子又是寫實的底子,隨手翻翻,100多頁,行間距疏朗,還有些詩,看看彆 人講解詩,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總有“哎,到底是文人 ,人傢怎麼想到的”感覺。前陣子去南...
評分——《來自彆處的聲音》: 當下即為一個無限滾動的球體,猶如在一條鋼索上前行分毫,一分毫的移動即:前者坍縮在丟失中與後者永恒地處於虛空領域/某處便是此處,那些所有此前到過的地方剝離開“我”的存在在閃迴中依舊能夠抵達而不必移動 他者在這裏流動,在末端所有的他者都褪...
評分——《來自彆處的聲音》: 當下即為一個無限滾動的球體,猶如在一條鋼索上前行分毫,一分毫的移動即:前者坍縮在丟失中與後者永恒地處於虛空領域/某處便是此處,那些所有此前到過的地方剝離開“我”的存在在閃迴中依舊能夠抵達而不必移動 他者在這裏流動,在末端所有的他者都褪...
圖書標籤: 莫裏斯·布朗肖 布朗肖 法國 哲學 文學理論 法國文學 文論 文學
有質感的評論。
評分評論寫成這樣(完完全全獨立於被評論的作品/作傢)說什麼都是多餘。說點與作品無關但是是我此時此刻的感受:追隨文字,作者調動起讀者的思維在前進與後退中交替,一場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巡遊,以為自己就要進入“存在”的秘密,獵取並網住作者閃爍其間的思想磷光,可看完書的一刹那,無限的寜靜襲來,原來既沒有看見火也沒有看見光,剛剛所發生的以為進入瞭存在的一切都從我身上逃離瞭,反反復復地體驗讓我記起,我們永久地失去瞭迴歸瞬間的方式,布老師的同道巴塔耶描述過此情此境:眼下,那無法抓住的在場,正如大海退潮,生命在我身上退場。
評分評論寫成這樣(完完全全獨立於被評論的作品/作傢)說什麼都是多餘。說點與作品無關但是是我此時此刻的感受:追隨文字,作者調動起讀者的思維在前進與後退中交替,一場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巡遊,以為自己就要進入“存在”的秘密,獵取並網住作者閃爍其間的思想磷光,可看完書的一刹那,無限的寜靜襲來,原來既沒有看見火也沒有看見光,剛剛所發生的以為進入瞭存在的一切都從我身上逃離瞭,反反復復地體驗讓我記起,我們永久地失去瞭迴歸瞬間的方式,布老師的同道巴塔耶描述過此情此境:眼下,那無法抓住的在場,正如大海退潮,生命在我身上退場。
評分存在和不再存在是相同的厄運。
評分有一些我不是很能理解
來自彆處的聲音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