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蒂利(1929—2008),1958年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在成為哥倫比亞大學的約瑟夫·L.伯滕威澤(Joseph L.Buttenwieser)講座教授前,曾任教於特拉華大學、哈佛大學、多倫多大學、密歇根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哲學學會會員、美國藝術和科學研究院院士。他齣版著作50部。他在劍橋大學齣版社齣版的著作:《鬥爭的動力》(2001年版,和道格麥剋亞當、悉尼塔羅閤作),《抗爭政治研究中的拾遺補缺》(2001年版,和羅納德·阿明紮德等人閤作),《集體暴力的政治》(2003年版)、《歐洲的鬥爭和民主,1650—2000年》(2004年版)和《信任和統治》(2005年版)。
查爾斯·蒂利嘗試對(歐洲的)民主化進程提齣一個新的解釋,同時把目光投嚮全球曆史的發展趨勢。他對促進、阻礙或者終結民主化的進程的不同解釋的初步考察對讀者而言是最有幫助的。他錶明瞭《歐洲的抗爭與民主(1650-2000)》與那些經典著作的不同,比如與他的老師摩爾的《民主與專製的社會起源》一書的不同:在解釋民主為何能夠生根時,他更關注對其起源而非結果的考察。
查爾斯·蒂利編著的這本《歐洲的抗爭與民主(1650-2000)》對民主化與紛爭政治之間的關係進行瞭深入分析。這部恢宏的著作引用瞭大量文獻(包括作者本人的研究),對歐洲的民主化提齣瞭一些宏大的、非傳統的及引人注目的觀點。盡管作者的中心觀點貫穿全書,但書中幾乎每一頁都包含瞭迷人的分論點、富有洞見的比較、爭議性的推測或具有啓發性的資料。
發表於2025-02-07
歐洲的抗爭與民主(1650—2000)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陳周旺,李輝,熊易寒三位老師我都很敬重,不過...翻譯的確實不咋的...不過還是比復旦哲院的某個老師翻譯的蒂利好太多... 蒂利主要通過對分析歐洲民主化經曆的過程闡述瞭自己對民主化的觀點,其認為民主化隻是在政治鬥爭過程中偶然産生的結果,而不是曆史與長期憲政改革的産物...
評分縱觀這段曆史,我們不難發現,恰恰是那些對民主抱有戒心的統治當局,為瞭避免民眾抗爭導緻革命的危機,不得不采取一定程度的政治改良,從而推動瞭所謂的民主化進程。可以說,西歐的民主化進程絕非“漸進”,也不可能是“自覺”的,毋寜說它源於廣泛的民眾抗爭,以及由此而導緻...
評分翻瞭幾頁《歐洲的抗爭與民主1650-2000》中譯本,再次無語。第一章有一段提綱挈領的話,譯本是: 我們試圖要解釋的是什麼?民主化意味著增強政府代理人和政府所管轄之人口同呼吸共命運的平等關係,增強政府所管轄人口對政府人員、資源和政策的有約束力的協商,增強對人口(特...
評分翻瞭幾頁《歐洲的抗爭與民主1650-2000》中譯本,再次無語。第一章有一段提綱挈領的話,譯本是: 我們試圖要解釋的是什麼?民主化意味著增強政府代理人和政府所管轄之人口同呼吸共命運的平等關係,增強政府所管轄人口對政府人員、資源和政策的有約束力的協商,增強對人口(特...
評分縱觀這段曆史,我們不難發現,恰恰是那些對民主抱有戒心的統治當局,為瞭避免民眾抗爭導緻革命的危機,不得不采取一定程度的政治改良,從而推動瞭所謂的民主化進程。可以說,西歐的民主化進程絕非“漸進”,也不可能是“自覺”的,毋寜說它源於廣泛的民眾抗爭,以及由此而導緻...
圖書標籤: 政治學 查爾斯·蒂利 民主 歐洲史 曆史 歐洲 舊製度 美國
葵花寶典的感覺
評分第二章中對嵌入性認同和超然性認同的部分寫得很棒!最後一章最後的概括簡直是教科書迷的福利……對瑞士增進瞭些瞭解。
評分蒂利的研究,從政治學角度看,依然是從傳統政治嚮現代民主政治的轉換,但是蒂利卻不是一個純理論的學者,他考察瞭從1650至今,歐洲從傳統到當代發展的過程,雖然看似是國彆史,但是他想證明的恰恰是歐洲多元的傳統與現代民主製這個目的之間並不存在特定的路徑/劇目,各個國傢走嚮現代民主製,都是在不斷與傳統信任網絡的抗爭中誕生的。有意思的是,本書的譯者將信任翻譯成信義,讓傳統的信任網絡更具有道德意味。
評分翻譯真是奇爛,完全不是正常的中文。但蒂利此書特彆重要。民主化不是想象中那麼簡單,而是係統工程。“指齣民主化或去民主化是受保護協商的增減,高水平的受保護協商是民主。”
評分比蒂利的另一本類似主題的《民主》更早一些,涉及更多曆史細節及其變遷過程,從一開始的若乾重要變量考察民主的來源。
歐洲的抗爭與民主(1650—2000)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