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赖纳•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年),奥地利作家,20世纪德语世界最伟大的诗人,德语文学史上唯一堪与荷尔德林比肩的诗哲,对中国白话诗创作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戏剧等作品。
译者
陈宁(1970—2012年),出生于沈阳,辽宁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生前为《沈阳日报》编辑,2002年创办“里尔克中文网”,多年从事里尔克诗歌的汉译与研究。
发表于2025-04-03
里尔克诗全集(第一卷)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今天读了:里尔克生前正式出版的一些诗篇。 我想知道,他是不是真的配得上人们极高的推崇,是不是真的值得帕斯捷尔纳克和茨维塔耶娃的最深的敬重。最后的答案是:是的,不虚此行。(去图书馆借书这一行。) 我读的这一部分诗,整体水平都很高,译者也尽力保全了意境与音韵之美...
评分刚刚翻了翻俄耳甫斯十四行的第一部,觉得有点明白了,十四行最好看作一个整体来读,里尔克本身在写的是一座神庙,1.1写的是俄耳甫斯歌唱召唤野兽,1.2写的是逝去的欧律狄刻,1.3是询问神俄耳甫斯应该去往何处,1.5是俄耳甫斯的墓碑,1.6、1.7讲的是俄耳甫斯的禀赋,1.8写宁芙就...
评分今天读了:里尔克生前正式出版的一些诗篇。 我想知道,他是不是真的配得上人们极高的推崇,是不是真的值得帕斯捷尔纳克和茨维塔耶娃的最深的敬重。最后的答案是:是的,不虚此行。(去图书馆借书这一行。) 我读的这一部分诗,整体水平都很高,译者也尽力保全了意境与音韵之美...
评分这个译本16年刚出时我几乎马上就入手了全集,期待很高,略读后印象也一直很好,现在想想,这种好印象可能来源于个人的阅读习惯。我读译诗和读汉语创作的作品会让大脑保持不一样的接受能力,读汉语诗会高度投入,读译诗就会刻意降低自己对语言的敏感度,总觉得那个句子只是一种...
评分…… 我不知道,贫乏的时代诗人何为? 但诗人就像,你说,酒神的神圣的祭司, 在神圣的夜里走遍故土他乡。 ——荷尔德林《面饼与酒》 海德格尔在《诗人何为》一文中称里尔克和荷尔德林同为“贫困时代的诗人”,我想读者一定会认同这个说法。他们都和自身所处的时代矛盾重重:现...
图书标签: 里尔克 诗歌 德语文学 诗 外国文学 文学 德国 Dasha
★汉语世界首部《里尔克诗全集》
★首次依据德语国家研究者通行的底本译出
★收录里尔克毕生创作的全部诗歌
★译文精准,注释翔实,是一部颇具学术价值的诗歌全集
★收录里尔克生前正式出版的诗歌
《里尔克诗全集》依据德语国家研究者通行的底本译出,收录里尔克毕生创作的全部诗歌,共 分四卷:1. 生前正式出版诗集;2. 原初与未刊诗集;3. 逸诗与遗稿;4. 法文诗全集(附意大利语和俄语诗歌)。年表、注释一应俱全,译文精准,注释翔实,是一部颇具学术价值的诗歌全集。
《里尔克诗全集》第一卷《生前正式出版诗集》收录了里尔克生前正式出版的诗歌,包括里尔克早年自费出版的三部诗集《宅神祭品》、《梦中加冕》和《降临节》,以及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巅峰诗人地位的《杜伊诺哀歌》与《商籁致俄耳甫斯》。
谁令我们如此背转身去,致使我们,无论做什么,都保持着一个离去者的姿态?又一次在尽展山谷的最后山冈上,转身、停布、淹留-、,就这样我们活着,总在别离中。
评分里尔克曾经说:我所有的书中只有少数的几种是不可或缺的,有两部甚至无论我在何处都在我的物品中:《圣经》和丹麦伟大诗人茵斯彼得雅各布森的书籍。 雅各布森的小说《马利亚格鲁伯夫人》临近结尾有一句话:“我相信,每个人生着他自己的生,死着他自己的死,我相信。” 我感到:你曾经幸福,在春天或者在梦里。 黄昏迢远而来,穿过雪覆而轻悄的冷杉。将冬的面颊紧贴在万家的窗,黄昏偷听着。 你一踏入,你就是客。——谁的?你战栗着望向荒蛮的大地。
评分一卷,三册
评分第三本开始进入一个“场”,语气相对第一二本更缓慢坚定,有负重感和承担的力量。译本质量非常好,但注释位置太不方便,里尔克向下张望,向上死亡,策兰向上张望向下死亡,奇异的是,他们是从同一个地方出发的。
评分前后断续花了一个月对照原文读,Dasha整体风格比较忠于原文,因此少了一些神来之笔,评论里对此评价是稳固,深以为是。不过还是有几个小疏漏,比如《圣母生平》的第二首《圣母献堂》里,Bogen应该是穹顶,而不是桥的意思。一些地方翻译得太固定了,比如畏葸这个词,频率太高。商籁致俄耳普斯第一部第13首有一种里尔克不曾具有过的简朴的质感,摆脱了以往在讨论生死之时的那种晦暗,里尔克早期以现实笔触描写老妇的诗歌也很好,可惜他并没有往这个方向走。说实在的,并不喜欢备受推崇的物诗,就跟三流画家改行做文学家一样。
里尔克诗全集(第一卷)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