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巴塔耶(1897-1962),法國20世紀上半期著名哲學傢、評論傢、小說傢,亦是後結構主義的先驅。其哲學思想以獨特的耗費理論為齣發點,以充滿智慧的神秘主義為特徵,視野所及,包括哲學、倫理、社會批判以及性理論等領域。其思想上續尼采、剋爾凱郭爾、薩德的批判傾嚮,下啓20世紀後期法國諸傢思潮,對福柯、德裏達、波德裏亞等人的影響尤深。
此書為巴塔耶的重要代錶作之一,為其 “無神學大全”三部麯的第一部。該書齣版於二戰期間,是巴塔耶治療肺病期間智力勞作的産物,他的主要哲學概念——耗費、逾越、祝祭、神聖情色,他有關生命、死亡與內在體驗的沉思,均賴此書得以深刻展示。其觀點振聾發聵,曾令薩特大為驚愕,著文批判。在《內在體驗》中,巴塔耶的行文方式深受尼采及剋爾凱郭爾影響,他以哲理名言、思考劄記形式構建全書,用飽含激情的方式錶達他對生命、死亡和內在體驗的思考,妙筆生花,富於哲理。
發表於2024-12-22
內在體驗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程小牧 喬治·巴塔耶:非知的迷途 |DawanArt書訊 “憤怒地衝洗自己終究比保持乾淨更快樂。” 閱讀巴塔耶未必有危險,但確實很冒險。——弗朗西斯·馬赫芒德 從第一次翻開《內在經驗》到打算翻譯這本書,從寫下第一行譯文到今天,十年過去瞭。巴塔耶曾說:“我寫作,是為瞭...
評分“為瞭逃離對巔峰的病態的懷念,我們隻能把巔峰描繪成虛假的。” 麵對無法理解的東西,首先去感受,而對於感受上的走神,我盡量保持沉默。 麵對無能為力的沉默,除瞭曖昧的言辭,我隻有斷章(或取義) “在一個黑夜裏迷失於一群絮叨之人,我們隻能仇恨那來自鬍言亂語的光明錶象...
評分 評分圖書標籤: 哲學 喬治·巴塔耶 巴塔耶 西方哲學 法國 文化 文化研究 2016
即使如此不認同關於苦行的看法。巴塔耶未免太高估對於拯救的迷戀,那所昭示的仍未抵達的極限。巴塔耶並未達到可能性之盡頭。“拯救的謀劃一旦形成,苦行就變得可能。”絕非,恰恰相反。拯救隻可能成為行動的起點,‘一切可能之謀劃的巔峰’絕非拯救,而是棄絕,棄絕拯救的可能,同時也並不要求死亡,存在還原為存在本身。真正的苦行是絕對意義上的棄絕,而非占有。真正意義的苦行並不齣於任何目的,因其本身就已包括對目的的廢除,行動者將自身完全放逐。也絕非匱乏,苦行的內在充盈性。狂喜之巔的狂喜,絕望之後的絕望,錶達與沉默的雙重極限,以及,絕對棄絕。包括棄絕棄絕本身。錶徵之一——苦行者甚至無需獻祭自身,神性或潔淨?在真正苦行的意義上,概念的兩者未必不等同於汙泥,或穢物。/“不是基督徒的痛苦,而是天賦的欣喜。”
評分(因為譯文不滿意就棄瞭)2016.9
評分(因為譯文不滿意就棄瞭)2016.9
評分嚮病友們推薦,超脫周期性的虛無主義。
評分即使如此不認同關於苦行的看法。巴塔耶未免太高估對於拯救的迷戀,那所昭示的仍未抵達的極限。巴塔耶並未達到可能性之盡頭。“拯救的謀劃一旦形成,苦行就變得可能。”絕非,恰恰相反。拯救隻可能成為行動的起點,‘一切可能之謀劃的巔峰’絕非拯救,而是棄絕,棄絕拯救的可能,同時也並不要求死亡,存在還原為存在本身。真正的苦行是絕對意義上的棄絕,而非占有。真正意義的苦行並不齣於任何目的,因其本身就已包括對目的的廢除,行動者將自身完全放逐。也絕非匱乏,苦行的內在充盈性。狂喜之巔的狂喜,絕望之後的絕望,錶達與沉默的雙重極限,以及,絕對棄絕。包括棄絕棄絕本身。錶徵之一——苦行者甚至無需獻祭自身,神性或潔淨?在真正苦行的意義上,概念的兩者未必不等同於汙泥,或穢物。/“不是基督徒的痛苦,而是天賦的欣喜。”
內在體驗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