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罗斯著名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创作了传世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王智量,笔名智量。著名翻译家、学者。生于1928年6月,江苏省江宁县(今南京市江宁区)人。中共党员、民盟成员。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 语文学系,留校任教。1954年转入中国社科院文学所。1958年被划为“右派”,下放到河北和甘肃农村,后又流亡上海,二十年历尽困厄。1978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93年退休。历任上海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是建国后普希金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第一个译本的译者。著有专著《论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饥饿的山村》等;主编《俄国文学与中国》、《外国文学史纲》等;译著有《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安娜•卡列宁娜》《贵族之家前夜》、《曼德尔施塔姆诗选》、《帕斯捷尔纳克诗选》等30余部。
发表于2025-02-25
安娜·卡列宁娜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提纲:一、主要人物分析 二、写作手法分析 三、思想分析 正文 一、主要人物分析 托尔斯泰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而又迥然不同的角色,每一个都是那么地立体生动富于真实性。下面根据出场顺序对一些主要人物进行分析。 1、奥勃朗斯基 奥勃朗斯基最大的一个性格特点就是奉行享乐主...
评分 评分1、虽然尽量的平衡和反省自我,依然会时不时的焦躁,对付这种情绪,我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看老陀,看托尔斯泰这种大部头的作品,最近重读完《安娜·卡列宁娜》。大师的作品,总是让人有满腔的感慨,却一言难进,所以还是老样子,一条条的随便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反正也说不尽。 ...
评分这本书今年听了两遍,一直想写点笔记,拖到年末只能匆匆把些零碎想法概括几笔。托尔斯泰对万事万物观察之细体贴之深就不说了,这小说之所以能连听两遍享受主要在这里。 1.安娜与列文是非常相像的两个人,最大的不同是性别而已。这一点在听第二遍的时候感觉尤其深刻。他们情感的...
评分《安娜·卡列尼娜》一书是我读过的最伟大最完美的小说——虽然结尾时列文那让人厌烦的、说教式的神学和和平主义思考添加了一点杂音。相比之下,《悲惨世界》是拼凑式的,《尤利西斯》带有一种远离生活的博学的书生气,《追忆似水年华》的深邃也部分地迷失在错乱爱欲的颓废中,...
图书标签: 文学 外国文学 华东范大学出版社 @译本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兔 【可信/不可信】 ψεύστης
《安娜•卡列宁娜》是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在19世纪的世界文坛堪称首屈一指的优秀作品。本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好,很好,非常好。这种行文,密度,节奏,氛围就是我想要的,一个看见地狱之门已经为她打开,生命中再也容不得半点虚伪的人想要的。
评分托尔斯泰将现实主义推至新的高峰
评分打动我的段落:安娜无比优雅的出场,列文和奥勃朗斯基打猎前的宁静景色,安娜向伏伦斯基表示自己怀孕了,列文割草,安娜死前的经历。 托尔斯泰多么爱列文和安娜呀。 没人满意自己的财产,人人满意自己的智慧。 触动这些感情对她来说是很痛苦的;然而她毕竟知道,这正是她心灵深处最为美好的部分,而她的这一部分心灵正在她现在所过的生活中迅速泯灭。 刺猬与狐狸。 然而列文最后的觉醒真的不弱得可疑吗,为什么在他和那么可爱的吉蒂之间仍然会有一道高墙呢?
评分打动我的段落:安娜无比优雅的出场,列文和奥勃朗斯基打猎前的宁静景色,安娜向伏伦斯基表示自己怀孕了,列文割草,安娜死前的经历。 托尔斯泰多么爱列文和安娜呀。 没人满意自己的财产,人人满意自己的智慧。 触动这些感情对她来说是很痛苦的;然而她毕竟知道,这正是她心灵深处最为美好的部分,而她的这一部分心灵正在她现在所过的生活中迅速泯灭。 刺猬与狐狸。 然而列文最后的觉醒真的不弱得可疑吗,为什么在他和那么可爱的吉蒂之间仍然会有一道高墙呢?
评分这部巨著体现了托氏思想和艺术发展道路的过渡和转变。
安娜·卡列宁娜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