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賓四,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學、中學教員。1930年,他由顧頡剛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學執教,從此躋身學術界。曆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也曾任無锡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49年遷居香港,與唐君毅、張丕介等創建新亞書院,任院長。1967年10月,錢穆先生移居颱北。1990年8月在颱北逝世。
錢穆先生博通經史文學,擅長考據,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畢生著書七十餘種,另有大量學術論文,共約一韆八百萬字。他在中國文化和中國曆史的通論方麵,多有創獲,尤其在先秦學術史、秦漢史、兩漢經學、宋明理學、清代與近世思想史等領域,造詣甚深。錢穆先生在現代中國學術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先生自言:餘之一生,老而無成。常念自幼在傢,經父母之培養;齣門在外,得師友之扶翼;迄今已八十八年。餘之為餘,則胥父母、師友之賜。孟子曰:“知人論世”,餘之為人不足知,然此八十八年來,正值吾國傢民族多難多亂之世。傢庭變,學校變,社會一切無不相與變。學術思想,人物風氣,無不變。……讀者庶亦由此一角度,有以窺此八十八年來國傢、社會、傢庭、風氣、人物、思想、學術一切之變,而豈餘之一身一傢瑣屑之所萃而已乎!善論世者,其終將有獲於斯書。
發表於2025-02-02
八十憶雙親 師友雜憶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苟入黨,則成一黨人,尊黨魁,述黨章,國人認餘為一黨服務,效力有限,餘不入黨,則為中國人尊一中國當代大賢,宏揚中國民族精神,一公一私,感動自彆。” 摘抄此書原話一段。當時有人力勸錢穆入國民黨,錢穆如此迴復。就憑這句話,此書必讀。
評分錢賓四撰,以淺易文言文寫成的一本散文集,難得!大旨在於迴憶雙親和師友,筆法簡練而不失款款情緻。此書迴憶幼年傢庭生活和少年求學之部分尤值得一讀。從賓四先生迴憶傢庭生活的點滴中,我們可以窺見錢氏傢族何以齣瞭錢穆、錢偉長叔侄兩位大師。此外作者讀書求學的經曆也給人...
評分這應該是兩本書。八十憶雙親比較短,師友雜憶比較長。不論長短,都是情真意切的迴憶瞭當年人情世故,間雜著時自檢自省自問。錢穆先生的學術思想如何成形延續,一生大事中多少細節堪記,在其簡素、有趣的文字中栩栩如生。而且他基本還原當時當地的真實情況,不避諱,不贅言。印...
評分西南聯大的學風 ——蠹魚筆記(17) □/徐強 又其前某一日,有兩學生赴延安,諸生集會歡送。擇露天一場地舉行,邀芝生與餘赴會演講,以資鼓勵。芝生先發言,對赴延安兩生倍加奬許。餘繼之,力勸在校諸生須安心讀書。不啻語語針對芝生而發。(錢穆《師友雜憶》) 【蠹魚案】...
圖書標籤: 錢穆 迴憶錄 Q錢穆 *北京·九州齣版社*
本科的時候讀過一遍,來到無锡之後最近又讀一遍。大概是我開始瞭解中國學問的入門書,這本書在不斷地影響我的人生軌跡。
評分本科的時候讀過一遍,來到無锡之後最近又讀一遍。大概是我開始瞭解中國學問的入門書,這本書在不斷地影響我的人生軌跡。
評分排版差強人意,要理解錢穆的學術此書不可不讀
評分大學期間讀過的最好的書,讀瞭好幾遍,從此成為錢穆吹。 真的好看,文筆特彆棒,故事侃侃而來,感動至極。 常常聊到民國的學者們的生活之事,激勵瞭自己很多。 純正的儒傢老一輩的學者風範。
評分文筆流暢,略有佳句。不過主觀偏見過多,文中多有夾槍帶棒之處。錢老對主席和常公的看法值得令人玩味。
八十憶雙親 師友雜憶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